张献忠开科举选人才:参加考试者无一活着回家

历史人物 2025-03-19 07:3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公元747年,正值盛世之际,文坛巨匠杜甫、高适等纷纷踏入玄宗为挖掘人才设立的“制举”考试。那时的主考官,却是朝中宰相,一个表面光鲜却心胸狭窄的小人。他对那些凭借文学才华获得封赏甚至晋升的士人充满嫉妒,深怕他国的贤才将他超越,于是他便暗地里施展手段,堵塞了进言之路。这场考试的考生们,无一幸免地成为他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考试结果无人通过,录取率居然为零。

为了掩饰自己的阴谋,这位宰相李林甫竟然向玄宗皇帝献上贺表,声称天下英才都已经尽心尽力为国家效命,无一遗漏。他赞扬这犹如尧舜盛世一般的人才鼎盛景象,却无人知晓其中的黑暗与不公。

历史中出现了一位名叫秦桧的奸臣,他在绍兴议和时因卖国有功,得以把持朝政长达十九年之久。在绍兴二十四年的一次科举考试中,秦桧甚至为其仅九个月大的儿子秦埙谋取状元之位。这一行为被揭露后,虽然秦埙未能如愿获得状元,但也成功获得了榜眼(第二名)的荣誉。这无疑是对那些多年苦读、希望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举子们的极大讽刺。

而在崇祯十七年八月初九,张献忠率领起义军攻破了成都,迅速占据了四川大部分地区。随后他宣布建立大西国,改元大顺,并自封为帝,将成都定为西京。

随着军事上的节节胜利,张献忠的新政权初显不稳。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张献忠颁布特科考试诏令,征集四川各地的才子、文人墨客、医者僧道等参与考试。对于那些不愿参加的人,他采取严酷的军法手段催其上路。

考试地点设在成都的青羊宫。张献忠以集中管理为名,将所有考生聚集于此。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随之展开。这些原本怀揣着希望、渴望为新政权服务的知识分子们,全部命丧黄泉。张献忠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对知识和人才的极度蔑视与践踏。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