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选妃:入宫的宫女身材交收最庄重查看
历史上的宫廷选妃制度充满了庄重与严谨。每当都城汇聚数千名美人,景象宛如繁花似锦,风情各异。这些女子远道而来,怀揣梦想,但很多人因未能见识过紫禁城的深邃,在初选阶段便被淘汰。
剩下的佳人,经过层层筛选,依照年龄分组入宫。宦官们以挑剔的眼光审视每一位女子的面容、嗓音,任何一处的不顺眼或不入耳,都可能导致她们被淘汰。接下来,宦官们还会拿着尺子,仔细量度她们的手、臂、腰、腿、足,再观察她们的动作与姿态。一旦尺寸不符或身体各部分不协调,也会被送回故乡。
到了“三审”,由女官和年轻宫女负责。女子们被带入密室,进行全身检查,女官和宫女会仔细观察她们的肌肤、体味、身材曲线等。经过一个月的宫中训练,她们需要熟悉宫规,学习礼仪,她们的才华、性格、品质等方面也会被女官们仔细观察。
经过千淘万滤的筛选,仅有数十名精英女子能够脱颖而出。终审通常由皇太后或皇帝亲自出马,他们会对这些精英女子进行最后的考察。最终,一后一妃或数妃被挑选出来,其他的则会被赐予亲王、郡王、皇子、皇孙,或留在宫中担任女官、宫女。
在明代,内廷设有“六个局”,由女官负责管理,每局下设“四个司”,女官的数量都在百人以上,她们都是皇上后妃的“后备军”。例如,在明嘉靖年间为世宗朱厚熜选皇后时,初选由礼部负责,而终审则由张太后掌控。张太后会听取钦天监的官员的意见,选择来自学名府的优秀女子。
清代的大婚礼节与明代大同小异,坤宁宫不再是皇后寝宫,而是在东暖阁举行“洞房”仪式。有的史料记载,光绪皇帝载湉大婚的步骤包括纳采礼、大征礼、册立礼、奉承礼、合卺礼、庆祝礼、赐宴等。
虽然历史上的选妃制度细节有所差异,但其核心都是严谨与庄重,确保为皇室挑选出最优秀的女子。这不仅是对皇室的尊重,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