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第1课草原笔记
草原的赞歌——老舍散文的魅力所在
一、文章概览
老舍笔下的草原,是一幅辽阔壮美的画卷。文章以赞美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与团结精神为主线,展现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全文线索清晰,结构分明,分为草原风光、喜迎远客和主客联欢三部分。
二、主题与结构
文章主题鲜明,通过对草原的描绘,赞美了草原的辽阔壮美,展现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行文结构严谨,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让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一步步领略草原的魅力。
三、重点词句
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如“一碧千里”、“渲染”与“勾勒”等,都生动地描绘了草原的景致。经典句子如“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展现草原的生机与和谐。
四、写作特色
老舍先生的描写手法独特,动静结合,情景交融,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草原之中。语言风格质朴自然,融入地域特色,让人感受到浓郁的民族风情。
五、作者简介及背景
老舍,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语言风格幽默质朴。选自《内蒙风光》,创作背景为作者首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的真实经历。
六、深入
草原的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光上,更体现在人文风情上。从文章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他们为远道而来的客人献上奶茶、手抓羊肉等美食,展现了深厚的民族情谊。
七、背诵与理解要点
建议背诵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如第1自然段对草原风光的生动描写以及结尾的诗句。思考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自然与人文如何结合等问题,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
八、感悟与总结
阅读老舍的散文《草原》,让我们感受到了草原的壮美与辽阔,体会到了蒙汉民族间的深厚情谊。文章生动描绘了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土地上。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共同谱写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