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恐龙遗骸出土,恐龙出现时间提前三千万年
近日,阿根廷科学家在圣胡安省的一次野外考察中发掘出了一具震撼世界的恐龙化石。这具被命名为“第一只巨兽”(Ingentia prima)的巨型恐龙,它的出现可能比我们之前认为的要早3000万年,刷新了科学界对物种进化历程的认知。
这一重要发现刊登在《自然生态与进化》杂志上,引发了全球古生物学界的热烈讨论。据化石推断,Ingentia prima高达33英尺(约10米),体重更是重达10吨,生活在距今约2.1亿年前的三叠纪时期。这对于我们理解恐龙的起源和早期进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古生物学家阿帕尔代蒂表示,传统观念中,巨型恐龙出现在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时期,而Ingentia prima却生活在更古老的三叠纪末期,这一发现打破了我们对恐龙进化历程的认知。Ingentia prima属于蜥脚类恐龙,是这一群落的早期成员,也是目前几种已知最大陆地恐龙的前身。
与后来的蜥脚类动物相比,Ingentia prima的腿并不像木柱一样粗壮,脖子也相对较短。这具化石是在阿根廷西北部圣胡安省的一次野外考察中发现的,这个地区堪称“恐龙圣地”,之前还发现了古代海龟、鬣蜥以及其他恐龙物种。除了这具被命名为“第一只巨兽”的化石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另外三具化石。
Ingentia prima的发现为我们理解恐龙如何能够生长到如此巨大的体型提供了重要线索。从骨骼结构到高度发达的呼吸系统,研究人员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这种恐龙的生长是周期性的——在一段时间内快速生长,然后像树木一样停止生长。科学家们还在其骨骼中发现了蛀洞,他们推测这些蛀洞有助于减轻恐龙的重量,使其更容易生长。这一发现无疑为我们揭示了恐龙进化的神秘面纱,使我们更加期待未来更多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