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孙权怎么还不着急?
在历史的洪流中,东吴的政权显得与众不同,其合法性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与曹魏和蜀汉相比,东吴政权的合法性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曹操、曹丕父子通过权力斗争取得政权后,顺利称帝,继承正统。刘备作为中山靖王的后代,也打着继承正统的旗号建立了蜀汉政权。在那个重视正统观念的时代,孙权面临的压力更大,他的王位似乎难以名正言顺地确立。正因如此,孙权在称王称帝的道路上走得比较纠结和别扭。这并非因为孙权缺乏野心或意愿,而是他缺少足够的政治资本和正当性依据。
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无论是刘备还是孙权,都在打着大汉的旗号进行领土扩张和势力争夺。曹丕篡汉称帝,看似顺理成章,实际上也符合大义名分。而刘备作为汉室后裔和皇叔的身份,在汉献帝下台后称帝也显得名正言顺。孙权则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他既没有天时也没有人和,难以达到称帝的条件。在刘备拥有荆州大部分土地时,孙权一直试图夺取荆州,最终于公元219年成功袭取荆州,擒杀关羽,这也使得吴、蜀两国结仇。
失去荆州的刘备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资本,为了夺回荆州并为关羽报仇,他亲自率兵攻打东吴。孙权为了避免曹魏的压力,早早地接受了曹丕的吴王封号,并借此壮大自己的声威,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兵力应对西方的敌人。在这种背景下,孙权推迟称帝是有他的原因的,这背后涉及到政权合法性、实力对比、情势所迫以及内部国情等多重因素的考量。
最终,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虽然比曹丕和刘备晚了好几年,但他在位的时间长达23年之久。仔细分析历史我们会发现,孙权之所以迟迟不称帝并非因为他没有野心或能力不足,而是受到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等到疆域稳定、阻力减小之时,孙权最终称了帝。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谋略。
中国历史
- 曹丕和刘备都称帝了,孙权怎么还不着急?
- 皇太极身边聪慧端庄的妃子不少,他为何偏偏喜
- 颐和园中有一块石头 游客为何不能跟它合影-
- 皇帝奶妈喂口奶为何就敢独霸龙床-原因很简单
- 宫斗的牺牲品皇后张嫣的坎坷一生
- 上官婉儿被武则天重用后,她又是如何称量
- 朱棣登基后,为何没有生下一儿半女?
- 清朝最伟大的皇太后:孝庄太后是个什么样的人
- 魏延如果要谋反,他为何北投曹魏呢?
- 沃丁:商朝第六任帝王,他与伊尹之间有什么故
- 晋贵人的一生是什么样的?嫁给乾隆一年便守寡
- 慈禧心狠手辣掌管朝政 还与八位男子缠绵悱恻
- 关羽都没有拜师学艺过 关羽的武艺为什么还那么
- 赵孟僩是什么出身?她选择投降元朝是因
- 真正的赵宗实,他最爱的女子是谁?
- 汉文帝和宠妃慎夫人最不爱听的两个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