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洪都,朱文正怎么守下来的?

历史人物 2025-04-02 02:09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冷兵器时代,想要攻占大城池可谓难上加难,尤其是在拥有充足粮食供应的情况下,如洪都这样的城市坚守八十五天并不令人意外。那么,为什么古代中国不惜代价修建城墙呢?无论是大城市、小城市还是乡村,都有坚固的寨墙围绕。这些城墙和寨墙,因其强大的防御能力而备受重视。

当时攻破城墙的主要工具无非三种:大型云梯、巨型攻城锤和投石车与移动箭塔。大型云梯并非我们想象的普通梯子,而是一种庞大的攻城器械,能够牢牢抓住城墙边缘,让士兵冲上城墙。攻城锤多种多样,主要用于撞击城墙或城门,均由人力推动。而投石车和移动箭塔则主要用于压制城墙上的敌人,为步兵提供冲击城墙的机会。

这些工具并非无可破解。只要防御方稍有准备,便可轻松应对。云梯怕火,一旦着火便容易损毁,且从云梯登城的士兵数量有限,只要集中兵力围攻,便可一一消灭。攻城锤需靠近城墙使用,用弓箭、巨石甚至滚油即可抵御。投石车虽能投石砸向城墙,但难度极大,而箭塔虽能杀伤士兵,但面对盾牌便束手无策。

总体来说,冷兵器时代防御一方的优势相当大。以洪都战役为例,明军兵力在2至4万之间,守城已足够,再多的兵力也无济于事。朱文正侄子更是加强了城墙的防御,甚至将靠近水边的城墙改建,退后三十米,使军舰无法直接攻击。尽管陈友谅军队在城墙打出了许多缺口,但守军迅速修复,鏖战八十五天,洪都虽面临极大的压力,但始终未被攻破。

这场战役的坚守,为朱元璋大军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可见,在冷兵器时代,坚固的城墙、顽强的战斗意志和高明的作战战术是防御战的关键。洪都之战充分展示了这些要素的重要性,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战争经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