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卧龙与凤雏,刘备却依然没能一统天下的原

历史人物 2025-04-02 02:05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建安六年,即公元207年,一场大战后,刘备被众叛亲离,投奔至刘表之处。刘表以最高礼仪亲自前往郊外迎接这位英勇之士,展现了无比的尊重和期待。随着刘备的声名日盛,荆州的英雄豪杰纷纷归附于他,这也引起了刘表的猜疑和提防。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悄然展开。

蔡瑁等人对刘备心生不满,屡次计划诛杀这位英勇的流亡者。一次,蔡瑁设宴邀请刘备,意图在宴会上动手。千钧一发之际,有人提醒刘备,使他得以从蔡瑁的府邸中逃脱。骑着骏马“的卢”,刘备跨越檀溪,最终来到了司马徽的居所。在这里,他得知了卧龙凤雏的存在,这两位被誉为世间罕见的人才。司马徽曾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为何在得到这两位才子后,刘备却未能一统天下呢?

有人认为,《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这一描述存在问题。毕竟,罗贯中赋予了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如此高的评价。即便刘备得到了这两位才子,他的天下之路依然坎坷不平。在关键时刻,卧龙诸葛亮的智谋并未能帮助刘备一统天下。这使得罗贯中的那句预言似乎成为了一句空洞的废话。

我们真的理解错了司马徽的话。司马徽所说的“可安天下”,并非指能够一统天下。这里的“安”字含义深远。安字本身有定的意思,但在此处与“天下”结合时,意为治理天下、安定天下。就如《贞观政要·君道》中所言:“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换言之,卧龙与凤雏并非仅仅是帮助刘备夺取天下的工具,而是帮助治理国家、安定天下的重要人才。司马徽的话是在强调卧龙与凤雏在治理国家上的重要作用。司马徽之前的话也暗示了刘备的天命所在以及卧龙与凤雏在其中的角色。“得卧龙凤雏可安天下”这一句话是对这两位才子价值的肯定而非承诺刘备能够一统天下。世人对此的理解误区应当予以纠正。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