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最高的东吴名臣:张昭怎么没当丞相?
在公元221年,孙权向魏文帝称臣并接受了吴王的封号。在权力的稳固之后,他开始着手安排各级官员的任命,然而丞相的选择却引发了争议。尽管人们普遍认为丞相之职应属于资深重臣,但孙权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并不广为人知的孙邵担任此要职。当孙邵离世后,百官再度提议让张昭出任丞相,但孙权再次婉拒了这一建议,选择了其他的人选。那么,为什么孙权没有选择才华横溢的张昭作为丞相呢?让我们深入一下。
张昭,字子布,是彭城的人。他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师从白侯子安,学习《春秋》。他与琅邪赵昱和东海的王司徒(即曹魏的王朗)齐名,三人交好。天下大乱之际,张昭渡江至江东避难。孙策起兵后,他成为重要的谋士和官员。孙策对他极其信任,甚至将文武之事全权交给他处理。在孙策遇刺身亡后,张昭面临了一个重大的挑战。孙策临终前对张昭寄予厚望,认为如果孙权无法胜任大事,张昭可以取而代之。这种信任和期望无疑赋予了张昭巨大的影响力。尽管张昭在东吴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辅佐孙权稳定局势、推荐人才、安抚百姓等,他在孙权称王后却没有被封为丞相。
孙权的决定并非无的放矢。他解释称丞相职务繁忙,而张昭年事已高,不适合承担如此重任。张昭性格刚烈、固执己见,这可能导致他们之间的不和。这些并非全部原因。在关键的赤壁之战前夕,张昭主张放弃抵抗曹操的大军,这一决策失误导致他在东吴的政治地位下降。张昭并非江东士族的出身也影响了他的地位。孙权重用江东士族以赢得支持,因此在选择丞相时更倾向于选择顾雍等江东本土人士。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孙权对张昭的任命决策。尽管如此,张昭在东吴仍具有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是孙权不可或缺的一位重要大臣和顾问。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中国历史
- 名望最高的东吴名臣:张昭怎么没当丞相?
- 吕不韦找替身给秦始皇做后爹 看秦始皇如何接招
- 逼死秦始皇的3大预言 死亡前早有征兆
- 唐玄宗非嫡非长,为何能当上皇帝?
- 谁是蒙古帝国征服史中最难啃的骨头?
- 郑崇质为什么不吃皇帝赏赐的葡萄?原因是什么
- 北宋一共九个皇帝,却有三位二婚皇后
- 萧铉:齐高帝萧道成第十九子,最后被病重的萧
- 明朝开国大将耿炳文是什么人?一生有何作为?
- 安禄山有几个儿子 安禄山是被他儿子杀掉的吗
- 除抢关羽女人外 曹操还做啥事打动不了关羽的心
- 最有才的一封情书:得此妻子夫复何求
- 乾隆的生辰八字有多好-偶然中决定历史的走向
- 郭待封:唐朝名将郭孝恪次子,他的一生经历了
- 一年竟才洗一次澡:这样的女人你就能接受吗-
- 曹操占领汉中后,为什么没有攻打益州?是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