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姜维和王平都是降将 诸葛亮为何只猜忌魏延
对于未曾深入了解降将的读者而言,或许对蜀汉后期大将魏延、姜维和王平的降将身份感到好奇。他们三人虽然同为降将,但在蜀汉的舞台上,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尤其令人费解的是,诸葛亮对这三人的态度大相径庭。在诸葛亮的心中,为何唯独对魏延心存猜忌,而不担心姜维和王平会造反呢?让我们一竟。
诸葛亮在生前最后的军事会议中,没有通知魏延参加。这一举动似乎预示了诸葛亮对魏延的不信任。《魏延传》记载,诸葛亮病重时,秘密与其他重臣商议退军事宜,特别提到如果魏延不听命令,大军将自行出发。这种举措显然源于对魏延的猜忌。而魏延也确实未能服从命令,正如诸葛亮所料。
那么,诸葛亮为何会对魏延产生猜忌呢?这还要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说起。魏延曾提议从子午谷奇袭长安,但诸葛亮认为这一策略过于冒险而未予采纳。魏延因此多次抱怨诸葛亮不听他的建议,认为自己无法施展才华。《三国志》中的记载显示,魏延时常对诸葛亮的决策表示不满,这些怨言自然会传到诸葛亮的耳中,导致猜忌的产生。
相较于魏延,诸葛亮对姜维和王平的态度截然不同。姜维虽然也是降将出身,但他心系汉室,深谙兵法,忠诚于蜀汉的理想。正因如此,诸葛亮对姜维充满了信任。《三国志》中对姜维的赞誉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王平作为降将,他稳重踏实,能够严格执行诸葛亮的命令。在街亭之战中,王平苦劝马谡舍水上山,遵守诸葛亮的节度。这种执行力让诸葛亮对他产生了信任。
诸葛亮之所以猜忌魏延而不担心姜维和王平造反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性格、行为以及与诸葛亮的互动关系。魏延的抱怨和不满导致了猜忌的产生,而姜维的忠诚与才华以及王平的稳重与执行力赢得了诸葛亮的信任。这一故事展示了三国时期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的多样性。
中国历史
- 魏延姜维和王平都是降将 诸葛亮为何只猜忌魏延
- 孙武在吴国的三十年里,其在军事方面有哪些丰
- 杨广杀父弑兄戏母是真的吗 历史真相又是什么样
- 促使宋江坐上第一把交椅的人 为何梁山排名最后
- 曹操杀死华佗真的是因为多疑吗?背后真正
- 孙悟空闹天宫时如来佛祖为何不直接干掉孙悟空
- 中国古代的人结婚为什么一定要合八字?
- 宋宁宗赵扩生平有哪些事迹?
- 明朝皇帝就是这么奇葩:谁的名字好谁就是状元
- 吴氏作为寡妇长相也不出众 刘备为什么还要封她
- 王翦父子手握重兵,为什么没有造反呢?
- 古代最能生的帝王其中朱元璋44个不算多
- 瑾妃为何会在死后被光绪加封为皇贵妃呢?
- 司马懿的老婆张春华 女汉子界的楷模!
- 乾隆唯一成年的嫡子,为何只活了25岁?
- 朱元璋和李世民相比 两人谁才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