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斩七人缘何却只有六君子-
徐致靖,这位生于江苏宜兴的君子,以字静子闻名于世。他是一位思想开明、拥护革新的先锋,曾向光绪皇帝递交了著名的《人才保荐折》,举荐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张元济等维新人士。他的身影,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898年,那场著名的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等六人在北京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被誉为“戊戌六君子”。很少有人知道,原本应处斩的是七人,那第七位君子便是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
徐致靖,这位在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坛中屹立不倒的君子,曾因其坚定的维新立场而陷入囹圄。当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皇帝,大肆逮捕维新派官员,徐致靖也身陷其中。据传,慈禧曾亲笔批文,欲将徐致靖立即斩首。
与徐致靖的父亲是同科进士,又是密友的李鸿章,深知徐致靖的为人。他私交甚深,不忍其死,遂求助于慈禧的红人荣禄。荣禄向慈禧陈述徐致靖的实际情况,说明他并不懂新政,只是在维新派中唱昆曲、玩围棋。而且,在宣布维新的三个月内,皇帝并未召见过他。
慈禧听后大怒,责难荣禄为帝党开脱。但荣禄马上跪地申诉,并指出有宫廷规定,皇帝召见任何人都要有记载,一查便知。太监核查后回报,确实在三个月内皇帝没有召见过徐致靖。这使慈禧稍有转色,加之荣禄是她最宠信的人,慈禧最终改判徐致靖为“监候”,也就是死缓。
经历了这场生死劫难,徐致靖大难不死,“戊戌七君子”因此变为“六君子”。出狱后,徐致靖移居杭州,改名徐仅叟,寓意“六君子”被害后,刀下幸存的老朽。
这位历经磨难的君子,在杭州安静地度过了余生。他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个人遭遇的历史记录,更是一面反映那个时代风云变幻的镜子。他的生死经历,那些与维新派人士共赴国难的岁月,都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可磨灭的印记。
中国历史
- 戊戌变法后慈禧太后斩七人缘何却只有六君子-
- 三国时期的张昭到底有多无能 还好东吴没有重用
- 魏延为什么宁愿被杀都不投降曹魏 魏延是怎么想
- 古代丑女其实多旺夫? 古代丑女为何多嫁皇室公
- 刘备心软没杀刘璋父子,结果日后引来大祸
- 庶妃郭络罗氏生下的公主是谁?连被三代皇帝重
- 赵构屈膝求和对金称臣,背后啥原因?
- 刘禅在襁褓中时遭了什么大劫?刘禅生平简介
- 唐朝并不是以肥为美 反而更注重女性健康-
- 溥仪用印常把国玺、御玺随身携带严格管理
- 王羲之传:书圣竟然是因为气量小被活活气死的
- 中国史上最传奇美女 皇帝自愿当她奴隶
- 朱元璋到底有多抠?皇后过生日桌上只有萝卜青
- 江湖中的世外高人日月神教绿竹翁武功如何
- 秦国有哪些名将?按照武力值和能力值该如何排
- 靖康之耻:宋高宗之母韦贤妃竟沦为人尽可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