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开国史:孙权的晚年悲剧与两位重要人物的离世
自从孙权于公元200年掌权江东,到他公元251年去世,这五十多年的时光,他展现了一代枭雄的风采。晚年的孙权却性情大变,变得昏聩残暴,逼死国之柱石,纵容南鲁党争疯狂残害大臣。这一切,究竟为何?或许,我们可以从两位重要人物的相继去世中寻找答案。
这两位人物,一位是孙权最宠爱的女人——步练师,另一位是他最喜爱的儿子——孙登。步练师于公元238年去世,孙登则在公元241年离世。紧接着,南鲁党争在公元241年开始,陆逊也在公元245年被逼死。
步练师,可谓是后宫的定海神针。她性格贤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受到长久的爱敬。虽然孙权妃嫔众多,但后宫却和睦相处,这其中步练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她于公元238年去世之后,孙权的后宫开始不稳。孙登作为吴国最优秀的继承人,天资聪慧,仁爱宽厚,深受孙权喜爱。他的离世无疑给孙权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孙登的仁孝慈爱令人赞叹。尽管父亲孙权独宠步夫人,但孙登始终尊重徐夫人。步夫人虽然会赏赐给他一些衣服或吃食,但孙登却很少接受。当徐夫人赐给他衣服时,他却爱不释手。这足以看出他对徐夫人的尊重。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孙登都是孙权最优秀的儿子,也是吴国最合适的继承人。他的离世让孙权承受了巨大的打击,南鲁党争也因此爆发。
晚年的孙权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打击后变得猜疑、暴虐。步练师和孙登的相继离世使他失去了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合适的继承人。这使得他无法压制内心的愤怒和焦虑,对大臣们产生了不信任和猜疑心理。这也导致了南鲁党争的爆发和孙权的残暴行为。这一切的悲剧都源于两位重要人物的离世和孙权晚年的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