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年间王安石哄抬米价为何还能平步青云
历史人物 2025-03-20 20:03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北宋庆历七年,江南阴雨绵绵,受灾面积遍及127个县,米价飞涨,百姓苦不堪言。就在这样的危机之中,东南沿海的鄞县(今宁波)却上演了一出别样的戏剧。面对灾难,鄞县的县令王安石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抑制米价,反而以名义规定鄞县境内米价每石3000文。这一决策立即引起了轰动,宁波境内民怨沸腾,许多家庭因米价昂贵而只能以粥为食。
王安石的决策并非无情之举。他深知,只有让米价高涨,才能吸引外地商人前来售米,从而解决本地粮食短缺的问题。事实证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涌入宁波,带来了充足的粮食。虽然宁波的百姓一时间耗尽了多年的积蓄,却避免了饥饿的威胁。
与此陕西一带连年大旱,朝廷国库空虚,无力救助江南的雨灾。到了第二年3月,江南市面上几乎已经无米可卖。黑市上米价飞涨,甚至出现有价无市的情况。大量饥民涌现,形势严峻。宁波境内却米粮充足,百姓生活相对稳定。
面对这种情况,王安石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他发给无力买粮的人家银两进行救助,并允许商人将粮食运往宁波销售。随着时间的推移,宁波的米粮越来越充足,渐渐供大于求。商人们已经无法将米运回原地,只好就地降价销售。最终,米价降到了1500文一石。与江南其他地方相比,宁波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存在。
王安石的这一决策不仅解决了宁波当地的粮食危机,也让他名声大振。他的决策和才干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从此平步青云,成为北宋一代名臣。他的事迹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在危机之中,只有敢于打破常规,采取非常手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王安石的决策虽然饱受争议,但最终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自己赢得了历史的赞誉。
上一篇:东周战国时代末期的赵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庆历年间王安石哄抬米价为何还能平步青云
- 东周战国时代末期的赵国到底是如何灭亡的?
- 乾隆皇帝到底是什么样 乾隆真是昏
- 明朝宫廷大量养猫的背后-靠是养宠物进行性教育
- 良妃被列为康熙五妃之一 为何被说辛者库贱妇
- 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竟是林黛玉的
- 王恭妃是怎么上位成功的?她靠的是什么
- 清道光时出现牛拉动印刷机 人们感到新奇纷纷参
- 郭待举:唐朝时期宰相,他有着怎样的生平经历
- 南明最忠心的将领,李定国怎么死的?
- 太原元谋功臣刘文静,他最后结局如何?
- 唐朝名将苏定方,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 清朝史上叫青楼女子出台比今天包二奶还
- 李世民最牛的一招 让大唐在他死后延续几十年
- 周幽王王后褒姒的人生经历如何-关于褒姒又有哪
- 只因一个玩笑 这个国家竟然差点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