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居民连开5年震楼器 (2)
上海浦东上南花城社区的“震楼”纠葛:五年对抗,何时休?
在浦东的上南花城社区,一场因楼上阳台水管老化渗水的矛盾,逐渐演化为一场长达五年的“震楼”风波。自2017年起,某居民楼的502室住户,因不堪忍受与楼上的摩擦,采取了一种极端的反抗方式——使用震楼器。这场矛盾不仅让双方关系持续恶化,更波及整栋楼居民的正常生活。
一、事件背景与起因
502室与楼上的602室之间因阳台水管老化渗水的矛盾始于一个看似普通的家庭纠纷。双方初次沟通未果后,关系逐渐走向恶化。令人遗憾的是,这场纠葛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平息,反而愈演愈烈,最终演变为一场无差别的噪音攻击。
二、震楼器的具体影响
震楼器的使用,给整栋楼带来了显著的噪音污染。这种恶劣的噪音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规律性的敲击声(三下一循环)、刺耳的电波声以及低频震动。尤其在夜间,噪音值常常超过60分贝,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少居民被迫使用耳塞、更换居住空间或长期忍受失眠的困扰。更令人痛心的是,702室的八旬老人因长期受到噪音的困扰,精神萎靡不振,不慎摔伤,导致肋骨骨折。还有居民表示,因为持续的噪音问题而后悔购房,直接导致该房产的市场价值严重受损。
三、居民的应对与困境
面对这一困境,居民们采取了多种应对方式,包括报警、断电、投诉和诉讼等。令人遗憾的是,这些努力均未取得显著效果。更令人沮丧的是,尽管警察上门暂时关闭了设备,但在离开后却再次被启用。在法律方面,由于需要专业机构提供鉴定报告作为证据,但由于检测对象为个人无法实施,导致取证变得异常困难。部分居民试图通过敲击地板等方式进行反击,但这一行为反而加剧了矛盾的恶化,最终不得不放弃。
四、事件后续进展
截至今年7月的报道显示,这一纠葛仍悬而未决。居民们依旧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虽然报道中并未明确提及具体的解决方案,但一些类似案例(如广州的震楼器纠纷)通过法院调解成功解除了困扰。这为上南花城社区的居民们带来了一丝希望。他们期盼着有一天,这场纠葛能够彻底平息,重建和谐的邻里关系和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