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降温有多离谱
一、气温骤降,跌势猛烈
近日,浙江地区气温经历了一次断崖式下跌。在短短一天之内,气温降幅剧烈。据悉,在3月12日,浙南地区的最高气温曾达到惊人的24至26℃。冷空气的突然袭击让这一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仅隔一日,即3月13日,浙中地区的最高气温骤然降至11至15℃,而浙南地区的气温也大幅下降至16至18℃,部分地区的气温单日降幅甚至超过了惊人的10℃。
二、冷空气接力,低温异常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股冷空气并没有就此止步。在3月中旬,连续两股冷空气如同接力般持续影响浙江地区。到了16日,嘉兴的最低气温跌至冰点以下,仅为0℃。而浙北地区的最高气温也大幅下降至10℃以下。仿佛一瞬间“穿越回冬季”,让人感受到寒冷的侵袭。
三、极端天气频发,昼夜温差大
此次降温过程中,除了气温骤降外,还伴随着强对流天气。短时暴雨、雷暴大风(局地8至9级)、冰雹等极端天气频发。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最高气温短暂回升至18℃后,因夜间晴空辐射,气温迅速降至0℃左右,让人感受到显著的体感差异。
四、天气波动如“过山车”
回顾近期的天气变化,仿佛坐了一次“过山车”。短短一周内,气温从异常高温的夏天直接跌入个位数温度的冬天。早在3月初,浙江地区曾出现高达28至31℃的异常高温天气。随着寒潮的来临,气温瞬间暴跌至个位数。此次3月中旬再次经历了从温暖到寒冷的剧烈波动。
五、影响深远,生活受影响显著
此次降温对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农业方面,低温冰冻对草莓、蔬菜等农作物构成了严重威胁,农民们需紧急采取防冻措施。低温天气也使得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的风险激增,公众需加强防护措施。
浙江此次降温特点鲜明,以“断崖式下跌、极端低温、反复波动”为主旋律。三月中旬出现的接近历史同期的极寒值和对流天气叠加影响,堪称一次罕见的天气现象。公众需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