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持股市新工具落地
央行在2024年9月推出的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FISF)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已经正式实施并初见成效。这两项工具是央行在创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方面的重大举措,具体内容和进展如下:
一、工具内容与实施
1. 互换便利(SFISF)
这一工具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以股票、债券、股票ETF等资产为抵押,向央行置换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用于融资或增持股票。其实施规模首期达到5000亿元。截至2025年1月末,已经开展两次操作,累计金额达到1050亿元,有效支持了证券公司自营股票投资的显著增长。
2. 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此工具通过再贷款激励商业银行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及主要股东发放贷款,专项用于股票回购和增持。其特点是实行“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截至2024年末,上市公司披露的拟申请贷款金额上限近600亿元,全年回购及增持计划金额上限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000亿元。
二、政策效果与机制设计
1. 逆周期调节作用:
这些工具内嵌逆周期属性,能够在股市超跌时增加使用量,在市场回暖时则自然减少,形成内在稳定机制,有效校正市场超调,稳定市场预期。
2. 市场信心提振:
工具的落地迅速稳定了海内外市场信心,初步建立了资本市场的内在平衡机制。这被视为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功能结合的一次有益探索,展示了央行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深度支持和长期承诺。
三、未来优化方向
央行表示将继续完善这些工具的设计,包括鼓励保险机构参与互换便利操作,优化政策的便利性,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及股东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以持续助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领域的创新突破,为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
这两大工具的实施,不仅体现了我国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领域的创新,也显示了央行对资本市场稳定和发展的高度重视。通过流动性支持和信贷引导双管齐下的方式,这些工具为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随着未来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相信这些工具将更好地服务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为投资者和融资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