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 台风_飓风 台风 龙卷风
近日,台风“山竹”登陆广东,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为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新的防洪办法。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台风的相关知识。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台风和飓风都是热带气旋的一种,中心风力达到12级、风速达每秒32.7米及以上。不同的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而发生在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则称为飓风。
每年全球海洋都会出现多个强热带气旋,其中大部分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东北太平洋、西北大西洋、阿拉伯海、南印度洋等海域,尤其是西北太平洋最为频繁。为了便于记忆和区分,人们为这些热带气旋命名。
据了解,给热带气旋命名的尝试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早期的澳大利亚气象预报员克莱门特·雷格。这种命名法在雷格退休后很快被舍弃了。直到1953年,美国国家飓风中心开始使用人名命名飓风,这一传统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世界气象组织采用了6张飓风命名表,每张表上的名字按照首字母次序排列,每6年循环一次。
在台风命名方面,由于受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众多,国际统一命名规则出现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命名方式各不相同。为了避免名称混乱,世界气象组织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热带气旋采用新的统一命名法,旨在加强防风抗灾领域的国际合作。
实际上,台风名称的分配工作由日本气象厅负责。当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后,即根据命名表给予名称,并给予一个四位数字的编号。同一热带气旋在演变过程中使用同一名字。有趣的是,进入列表的名称大多与正面、美好的词汇有关,或者与提名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相联系。例如,中国大陆提出的名称中就包括来自神话故事的名字,如悟空、玉兔、风神、海神等。
一旦某个台风造成严重灾害和生命财产损失,其名称可能会被从命名表中删除,永久占有这个名字。当某个名称被删除后,会根据成员国的提议对命名表进行增补。这一制度旨在提醒人们重视台风带来的威胁,加强防范意识。让我们共同关注台风动态,做好防范工作,保护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