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家被空坟堵门10年

社会奇闻 2025-03-15 15:32www.188915.com奇闻趣事

自2012年起,一场跨越十余年的纷争在贵州某地的陶氏家族中持续发酵。这场纷争的主角是村民陶青峰家与陶氏家族族长(兼任村长、人大代表)之间,因“祖先遗骨”引发的空坟修建事件。

这场纷争的核心矛盾在于,陶氏家族在家门口修建的空坟,紧挨着陶青峰的住宅,导致村民日常进出必须攀爬坟头,生活严重受阻。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土地纠纷,更涉及到了历史遗留问题、调解协议效力、土地权属问题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

关于历史遗留争议,陶氏家族声称原址存在祖先坟墓,但挖掘后仅发现不明黑色物质,并无确凿的遗骸证据。这一做法引发了村民的质疑,他们怀疑空坟的合法性,并认为这是家族势力强行占地。

涉事村民在族长及20余名族人的胁迫下,签署了《调解协议书》,同意建坟。法院认定该协议涉及土地权属纠纷,超出了民事诉讼的受理范围,因此驳回了起诉。这也使得纠纷进一步复杂化。

土地权属问题也是这场纷争的关键。民政部门认定争议地块没有合法的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建议双方协商解决。而村民的房屋及猪圈等附属建筑同样存在手续不全的问题,这无疑加剧了矛盾的复杂性。

在处理这场纷争的过程中,行政调解、司法途径以及上级部门的介入都遇到了困难。镇、县两级部门组织了多次调解,但均未达成一致。法院以“不属于受理范畴”为由拒绝立案,使得村民维权无门。尽管天柱县从2023年开始牵头协调此事,但至今仍未公开处理结果。

如今,这场纷争给陶青峰家带来了严重的生活影响。他们被迫长期爬坟进出,老人多次摔伤,心理压力极大。陶氏家族还在空坟前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这进一步激化了邻里矛盾。

这场纷争也引发了社会与法律的反思。家族势力与行政权力的交织,使得弱势群体的权益难以保障。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司法救济路径存在空白,现有的调解机制形同虚设。

这场纷争展现了农村基层治理的困境,也揭示了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不足。如何平衡家族传统与现代法治,如何保障农村弱势群体的权益,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完善农村土地权属纠纷的司法救济路径,加强基层调解机制的实效性,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