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退休年龄周代直到明代都是70岁
我国古代退休制度源远流长,自周代起便确立了70岁的退休年龄。这一规定在历史的进程中被秦汉、唐宋等朝代所沿袭。在《礼记·曲礼上》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对于退休年龄的明确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这里的“致仕”,便是如今我们所说的退休。
在古代士大夫群体中,这一退休制度尤为显著。到了清代,这一制度发生了变革,退休年龄提前至60岁。即便是这一改革,文官的退休依然需要上级的批准,许多人在规定的年龄难以真正退休。
古代的退休制度不仅仅针对年龄,也考虑到官员的健康状况。如果官员身体不佳,即使未到退休年龄,也可以提前退休,类似于今日的“内退”。如《西汉会要》中的丞相韦贤,在七十多岁时因年老请求退休,皇帝赏赐他黄金和住宅,准许他回归田园。他是历史上第一位退休的丞相,为后来的官员树立了榜样。
唐代的退休制度更为规范,不仅明确了退休年龄,还对退休待遇做出了详细规定。在唐玄宗时期,那些虽未达退休年龄但因病无法履职的官员,也被允许退休。这一时期的诗歌也反映了这一现实,如《旅夜抒怀》中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便体现了官员退休的两个主要原因——年龄和疾病。
宋元明各朝基本沿袭了七十岁退休的制度,但在个别情况、个别部门也有例外。例如,一些大学问家因病多次请求退休,却未获准许。甚至在清代,一些重要职位的官员,如徐元梦,虽然年事已高、多次请求退休,但皇帝仍下诏让他继续履职。而对于武官,规定则有所不同。副将以下者年事已高便会被罢斥,但高级武官如提督、总兵依旧享受终身制。
我国古代退休制度既有规范的规定,也充满了灵活性。它不仅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尊重,也考虑到了国家的实际需要。这一制度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演变,直到现代才形成了更加完善、系统的退休制度。
中国历史
- 古代退休年龄周代直到明代都是70岁
- 辽世宗耶律阮在是个怎样的人?
- 清代官场潜规则:让杀人犯重生 大员无可奈何
- 宋江不接受招安选择起义推翻宋朝的话,他会成
- 朱元璋那么喜欢朱标的原因是什么?
- 古代帝王饮食重口味:齐桓公吃婴儿吴王阖闾吃
- 秦始皇为什么焚书?为了消灭项少龙存在的证据
- 鱼俱罗为隋朝第一猛将,为何隋炀帝要处死他?
- 雍正从病发到死亡只有三天 雍正到底是怎么死的
- 汉献帝还在位的时候 汉献帝为何不传位给刘备
- 她30岁才入宫。为何却深得乾隆的宠爱?
- 其实吃过唐僧肉的不只沙僧一个-
- 南宋的四大名将,岳飞必须上榜
- 汲布和张春华是何关系 司马懿被戴绿帽子了吗?
- 千古第一檄文:看骆宾王如何痛骂武则天
- 后宫美女如云,为什么纣王只爱妲己?商纣王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