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的三场科举考试 一场零录取一场无人生还
历史人物 2025-04-02 22:18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为统治者选拔出无数优秀的人才,更给了下层平民向上流社会转变的机会。科举制度也有其弊端,比如禁锢人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有三场科举考试尤为引人瞩目。
第一场零录取率的考试,发生在唐朝。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心眼狭小,嫉贤妒能。他担任主考官的那一年,因为痛恨因文学才能而得到封赏进官的士人,便没有录取任何一人。皇帝问他为何不为天下网罗人才,李林甫却巧妙回答,声称天下贤士都已为国效力,无需额外选拔。当时参加科举的士人中有许多千古文豪,这无疑是一场令人遗憾的考试。
第二场零岁当状元的科举,则是与秦桧有关。作为千古第一大奸臣,秦桧在朝中专权时,曾为自己仅一岁的孙子谋取状元之位。虽然最终被揭发,秦埙未能成为状元,但也高中榜眼。这对天下读书人无疑是一种讽刺。
第三场考试则是一场生死之战。在明末乱世,张献忠攻入成都后开设了一场科举考试,名为“大顺特科”。他征集四川各地才俊参加,不参加的人直接被处死。这些被召集到成都青羊宫的才俊们没有迎来科举的荣光,而是全部被坑杀。张献忠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对人才的极度摧残和浪费。他坑杀这些才俊的理由是“无为后人有也”,即他认为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别想得到。这种残忍行径令人震惊。
这三场科举考试,无论是零录取、零岁状元还是零活着回家的考试,都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人性中的恶。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我们后人的警示。科举制度虽已废除,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教训仍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也要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因为权力的诱惑而丧失道德底线,以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上一篇:慈禧一顿饭要吃100多道菜,为何却没被人毒死?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奇葩的三场科举考试 一场零录取一场无人生还
- 慈禧一顿饭要吃100多道菜,为何却没被人毒死?
- 小乙:商朝第二十二任帝王,为之后的武丁中兴
- 李隆基先帮助太平公主后 李隆基为什么转头将人
- 美女貂蝉是董卓的婢女 是被罗贯中创造成女神
- 最厉害的女人竟是她-四个儿子是皇帝
- 古代人爱送啥定情信物 送女簪代表认其是正室
- 乾隆晚年的宠妃:循贵妃最后什么结局?
- 李世民到底是怎么死的 史书中为什么没有记载
- 吴三桂为什么要杀永历帝 吴三桂为什么不愿意放
- 贾政为何在两个妾室中唯独对赵姨娘偏爱有加
- 历史元始天尊真是姜子牙真正的师傅吗-
- 抗金英雄岳飞曾有过两次婚姻竟被第一人妻子抛
- 他是江南首富家藏聚宝盆 80岁被朱元璋灭门
- 武则天初次侍寝为何就被封为才人了?
- 北宋大将曹彬看不起诸葛亮竟想要拆掉武侯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