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写的一首诗,结果被皇帝下令此生不能当

历史人物 2025-04-02 16:49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文学繁荣的时代,众多杰出的诗人如璀璨繁星,闪烁于文学的天空。孟浩然,便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崭露头角的一位才子。当时,他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文友。

四十二岁的孟浩然来到了长安这座繁华之都,带着满腔热血和对未来的憧憬。他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可惜命运似乎与他作对,未能如愿以偿。孟浩然并未因此而气馁。他留在了长安,继续寻找机会,希望能得到权贵的赏识。他曾为丞相张九龄献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入仕的渴望。

张九龄是一位文学造诣颇高的诗人,他从孟浩然的诗中看到了他的抱负和才华。尽管孟浩然因一首诗触怒了唐玄宗,但张九龄仍对他抱有好感,并打算在合适的时机举荐他。

在长安的日子里,孟浩然结识了王维。虽然他们年龄相差悬殊,但他们的诗歌风格却让他们成为了忘年之交。王维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才俊,他的音律书画无一不精。他在皇家府库衣物内署工作,每天除了工作之外,他常常邀请孟浩然来府中品诗论词。

一次,王维邀请孟浩然欣赏他新写的诗。正当他们沉浸于诗歌的海洋时,突然传来皇帝的驾到之声。孟浩然心中一惊,连忙躲藏起来。王维随后向皇帝介绍了孟浩然的才华,并请他出来相见。孟浩然原以为这是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好机会,却因紧张而吟咏了一首《岁暮归南山》。其中的诗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触怒了唐玄宗。唐玄宗听后大为不悦,责备了孟浩然的冒犯。孟浩然只好黯然离开长安,回到了故乡。

孟浩然的遭遇让人感叹。他在落第之际结识了王维这些好友,却又因一首诗得罪了皇帝。这或许就是命运的无常吧!他的生涯充满了波折和遗憾,但他留下的诗歌却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作。每当人们读到他的诗时,都会想起那个才华横溢却又命运多舛的诗人——孟浩然。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