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才思敏捷,他的五个儿子没一个随他的

历史人物 2025-04-02 11:12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历史上的陶渊明,自东晋末年至南朝初期,便已成为一代诗文大家,其诗歌、散文、辞赋样样出类拔萃。他在官场也曾担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等职位,虽非朝廷重臣,却也名利双收。他选择辞官归隐,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在当时乃至当代都是令人羡慕的。

就像每个家庭都有难念的经一样,这位超凡脱俗的高人隐士也有自己的苦衷和烦恼。尤其是关于后代的忧虑,更是让他操碎了心。

如今,为人父母的人都会为子女的婚姻大事操心,而这其中又少不了房子、车子和昂贵的彩礼。单单现在的房价,就已经让父母们倍感压力。在陶渊明的时代,高房价这种烦恼是不存在的。那个时代的人们崇尚清谈,只要才学出众、名望卓著,即使生活清贫也不会被人轻视。陶渊明看淡官场,选择了归隐,但他若生活在现代,面对高房价等问题,或许也会感到压力重重。

归隐后的陶渊明,虽然拒绝了朝廷的诏征和将军的劝诱,但他若想要的东西,凭借自己的名望,几乎都能轻易得到。唯独令他郁闷的,是自家名望所系的大问题——自己虽才情卓绝,但五个儿子却皆平庸无奇,甚至智力低下。

龙生龙,凤生凤,自己的文采卓越,却遗憾地发现儿子们似乎并未得到真传。对此,陶渊明深感郁闷,以为是儿子们不肯努力攻读诗书,于是写下《责子》一诗以发泄心中不满。专家研究指出,陶渊明郁闷的原因可能并非出自儿子们的不努力,而是与他自身的生活习惯有关。

陶渊明与李白一样,都是喜欢饮酒的诗人。酒精的慢性综合中毒可能会破坏遗传密码,对后代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在后代遗传学中得到了证实。陶渊明虽未深入了解遗传学,但他对儿子的期望与付出都是真挚的。纵然望子成龙心切,写多少责怪儿子的诗歌也是徒劳。因为遗传的因素可能超出了孩子们的掌控范围。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