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吓退东突厥可汗的十万大军,真实情况是

历史人物 2025-04-02 03:54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厥的最高统治者率领十万大军抵达渭水北岸,如黑云压城般逼近长安,形势万分危急。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刚刚登基不久的唐太宗决定亲自前往渭水对岸应对。他并没有带庞大的军队,仅带了六名随从与颉利可汗交锋。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七人的队伍竟然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创造了一个惊人的奇迹。究竟为何呢?接下来我们将揭示历史的真相。

在此之前,唐朝的名将尉迟敬德已经击败了厥的先锋军。而在渭水岸边,唐太宗更是以强硬的态度扣押了颉利可汗的使者执失思力。虽然厥军队声势浩大,但颉利可汗对局势并不自信。唐太宗作为曾经的秦王,威震天下,颉利可汗在他面前也曾吃过大亏。当颉利率领大军兵临渭水时,他对唐太宗心生恐惧。面对只有七人的唐太宗队伍,颉利可汗的第一反应是怀疑其中有埋伏。

当只带了六名随从的唐太宗与率领大军的颉利可汗见面时,他的强硬态度完全不符合战场形势。他严厉斥责颉利可汗背信弃义的行为。许多厥的酋长和将领都被唐太宗的威严所折服,纷纷下马行礼。这使得颉利可汗非常尴尬。随后,大批唐军赶到渭水南岸,列阵于唐太宗身后。虽然唐军兵力远不及厥军,但他们军容严整,士气高昂。相比之下,颉利可汗的军队士气大挫,如果两军真的开战,他们未必能占到便宜。

在这种情况下,唐太宗提出了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解决方案:遵守唐高祖与厥所定的盟约,继续向突厥提供财帛以维持和平。这一提议显然对厥有利。由于唐太宗的出现,颉利可汗已经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既然唐太宗的提议对厥来说依然有利可图,颉利可汗最终选择退兵。而唐太宗则以最小的代价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他的智慧和勇气在这场危机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创造了历史上一段壮丽的传奇。

上一篇:杨坚为什么能顺利称帝?详解其原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