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施铁腕整顿文风 万言奏折换一顿板子
历史人物 2025-04-01 22:43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曾有一位名叫茹太素的大臣,因直言敢谏而遭受明太祖朱元璋的杖责。这场文墨风波的根源在于朱元璋提倡简洁文风与茹太素奏折冗长的矛盾。那时,朝廷被华丽的辞藻和空洞的言论所笼罩,简单的事情却被复杂地描述,让阅读者感到困扰。身为明太祖的朱元璋,工作效率极高,每日处理众多事务,他无法容忍这种繁琐的文风,决定整顿文风。
当茹太素呈上他的奏折时,朱元璋见其厚重,心生不悦。奏折中的空话套语,让太祖更加不满。当读到“有才能的人,这几年侥幸活下来的百无一二,现在任用的都是迂腐的儒生或庸俗的官吏”时,朱元璋愤怒地责问茹太素。茹太素并不能列举具体的名字来支持他的观点,这使得朱元璋更加不满,责令杖打茹太素。
深夜,朱元璋反复思考茹太素的奏折,发现其冗长的文字掩盖了实质性的内容。奏折中的五件事情,仅四件值得采纳,而这些事情其实只需五百字即可说明。于是,朱元璋亲自撰写序言,将可采纳的部分摘录出来,并规定了上书的格式和字数限制。从此,大臣们的奏疏变得简洁明了。
明太祖反对冗长的奏折并非无因。他每日处理众多事务,对效率的追求使他无法容忍繁琐的文风。他亲自制定的法规,如《案牍减繁式》和《御制行移减繁体式一册》,体现了对文风整顿、提高办事效率的重视。这些法规对于打击文牍主义、提高运行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位明太祖的整顿文风的举动,不仅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朝廷效率的追求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他的行动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风走向,为明朝的政务处理树立了榜样。他的事迹告诉我们,简洁明了、言简意赅才是文书的真谛,也是我们工作中应该追求的效率与精确。
上一篇:西厢记张生的原型竟然是唐朝大诗人元稹吗-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明太祖施铁腕整顿文风 万言奏折换一顿板子
- 西厢记张生的原型竟然是唐朝大诗人元稹吗-
- 宋真宗赵恒执意娶刘娥是什么原因?二人的感情
- 庞涓在孙膑脸上刺字、砍其双足、挖膝盖骨,他
- 仅靠百人夜袭魏营:竟把曹操吓得不敢追击
- 皇太后萧燕燕敢公然将男宠招进宫中的原因
- 刘备一生最喜欢的女子是甘夫人吗?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时,都城怎么没选长安或洛
- 对于曹丕而言 曹操不知道曹丕的手段吗
- 元载当了12年宰相,最后为什么下场凄惨?
- 古埃及死神像自动旋转:难道是诅咒-
- 宋朝男子的致富手段 靠着娶妻来赢得丰厚的财产
- 为什么说滕皇后的皇后之名只是个摆设?孙皓是
- 辕门射戟:吕布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这么大的
- 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
- 凿壁借光苦学成宰相却因贪腐被贬为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