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应劭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
应劭:汉代的学者与法学家
应劭,这位汝南郡南顿县的学者,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眼光,在汉代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生于约153年,去世于196年左右,他是司隶校尉应奉之子,成年后因其才学被郡举荐为孝廉。他的仕途广泛,历任郎、车骑将军何苗掾、萧令等职位,还曾被提拔为泰山太守。
应劭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一位法学家和学者。在查看汉安帝时期的案卷时,他发现一些死刑案件中蕴含的深层问题,并据此著成驳议三十篇,以正典型。他还制定律令,为汉之仪礼,展现了他深厚的法学功底和独到的见解。
汉献帝二年(190年),应劭成为袁绍军谋校尉,因战乱,旧章湮没,书记罕存,他深感痛惜,于是缀集所见所闻,著成《汉官仪礼》《律略》《春秋断狱》等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朝廷制度、百官典式,是应劭对应汉代礼仪、法律的独特解读和见解。
应劭的父亲应奉曾命官府郡国选报前人象赞,而应劭则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他还论及当时行事,著为《中汉辑序》,并撰写《风俗通义》,以辨别物类名号,释解时俗嫌疑。应劭的著作丰富,共有百三十六篇传世,其中《集解汉书音义》尤为著名。
应劭的生涯充满了荣誉与危险。初平二年,他在泰山境内带兵应战,大败黄巾军。然而兴平元年,他的父及其弟在转移过程中被徐州刺史的秘密部队杀害。应劭因恐惧曹操的责罚,不得不弃官投奔冀州牧。尽管他后来得到了袁绍的赏识,但在邺(今河北临漳)病逝时,他的传奇生涯也随之结束。
应劭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学者和法学家。他的著作涵盖了礼仪、法律、历史等多个领域,其中《汉官仪》《风俗通义》等书籍至今仍为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他的生涯虽然充满了波折,但他的学问和见识却为后世所敬仰。他的一生,是汉代学术与法制建设的重要篇章。
中国历史
- 有哪些与应劭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
- 的良妃是怎么样的- 良妃生平简介
- 吴国的孙权也曾草船借箭,他是如何做的
- 汤若望跟孝庄是什么关系?被崇祯重用、多尔衮
- 为夏朝开疆拓土的君主:如何评价姒槐的一生?
- 韩信被杀是因为自己的缘故吗 出身也是其中之一
- 皇帝选妃一定要处女-其实二婚也很受欢迎
- 古代的通房丫头和小妾有什么区别?
- 关于巫山神女瑶姬红颜薄命的传说故事
- 古人爱送啥定情信物?送女簪代表认其是正室
- 曹雪芹为什么把小人物赵姨娘描写得可悲可怜-
- 水浒传中的钻石王老五周通为何讨不到老婆?
- 挂羊头卖狗肉的典故出自哪里?跟晏婴有什么关
- 皇帝出宫行乐他竟然偷听 最后还被知道了!
- 刘备临终前说君可自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李渊恨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