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功劳明明是孙权的 咋成诸葛亮的了
演绎神话的诸葛亮:智近乎妖?
读完《三国演义》,很多人对于其中的主人公诸葛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被过度神话了,智近乎妖。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亦评价道:“壮诸葛多智而近妖”。确实,书中诸葛亮的智慧被过分夸大,几乎达到了非人的程度。仿佛他要么是神,要么是妖。就连他死后都能展现出聪明才智,令人叹为观止。五丈原的假诸葛亮更是匪夷所思,司马懿何许人也,怎么可能被假诸葛亮吓得屁滚尿流?《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并非如此。实际情况是司马懿的军队将诸葛亮等人打得四处逃窜,连大营都被司马懿占领。这种夸张的描述显然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慧而过度夸大其真实性。不仅如此,书中的诸葛亮甚至借助东风进行草船借箭等神秘做法,简直给人一种妖道的感觉。这些夸张的手法让人忘记了书中的其他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描写,导致对真实历史的理解有所偏差。草船借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并非诸葛亮的智谋,而是孙权巧妙地利用形势转变被动为主动的一次战斗策略。当孙权乘船观战时,曹操的士兵射出的箭无意中帮了孙权一个大忙。当箭矢射到孙权的船上时,船只因一侧受箭过重而倾斜。孙权的巧妙应对是让船只转面受箭,使船达到平衡后得以逃脱。这一事件完全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而非孙权事先的计划。《三国演义》却将这个事件归功于诸葛亮的智谋,经过罗贯中的艺术加工和夸张描述,诸葛亮的形象被进一步神话。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智慧而将这一事件进行夸张和移花接木的做法显然是过度的。这种描述虽然可以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但偏离了真实的历史事实。《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被过分夸大其智谋和能力,有时甚至到了离谱的程度。这不利于我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我们应该以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实,避免被过度夸张的描述所误导。
中国历史
- 草船借箭的功劳明明是孙权的 咋成诸葛亮的了
- 史上第一狐狸精是谁:夏朝桀的王后妺喜吗
- 曹操与儿媳甄宓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 乾隆皇帝有着神奇的生辰八字 真有神相助?
- 宋江死后最高兴的人是谁?是高俅和宋徽宗吗
- 唐太宗篡改史书隐瞒何事 被斥罪莫大焉?
- 诸葛亮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诸葛亮到底哪里出了问
- 全皇后的出身如何?她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 皇帝临幸妃子有时间限制-竟然仅限三十分钟
- 甄宓对曹丕是真爱吗 两人有没有感情存在
- 张青是什么实力 ?他在梁山是什么排名?
-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嘉庆杀了和珅十五年后为什么
- 朱高熙是什么人?他最后的下场到底有多
- 年羹尧死后,雍正是怎么对待他的后代的?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马武简介,被刘秀封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