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有哪些人是投降派?

历史人物 2025-03-30 10:29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蜀汉的历史长河中,有一章节格外引人深思。每当提及公元221年蜀汉的建立,便不得不讲述其后的兴衰历程。

在公元263年,曹魏的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蜀汉,兵临成都城下。蜀汉内部的一些人士,如谯周,早已预见到了国家的命运。其实,除了谯周,还有杜琼和张裕等人,他们被视为蜀汉的“投降派”,因为他们早已心向曹魏,多次发表亡国论,预言蜀国的灭亡。

杜琼,字伯瑜,是蜀郡成都人。他深入研究经学,精通谶纬之学。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夺取益州后,杜琼被任命为议曹从事。杜琼其实是曹魏的坚定支持者,他深信“代汉者,当涂高也”的谶语,认为曹魏是未来的统治者。他和谯周的对话,明确表达了这一观点。

张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图谶学家,精通以天象变化预测人事吉凶。他的预言曾多次应验,但刘备并不总是认同他的观点。当张裕预言刘氏气数已尽,刘备必将失去益州时,有人将这些话密告给刘备,导致张裕被逮捕并惨遭处决。

谯周是蜀汉的重要人物,他不仅在和杜琼的对话中解释了谶语,还亲自发表过亡国论。他在景耀五年(蜀亡前一年)通过宫中大树自折的事件,预示了蜀汉的灭亡。他和尚书陈祗就北伐产生的争执,更是退朝后写下《仇国论》,被认为是投降主义的象征。

这些益州本地士人,如杜琼、张裕和谯周,对先后统治蜀地的刘璋父子和刘备父子表示不满。他们运用各种方式,包括谶纬之学和亡国论,来表达他们的反抗。当曹魏大军压境,谯周甚至直接劝刘禅投降。这些人的行为确实让人痛心,但也让人深思。他们预言的精准性让人震惊,但也让人无奈接受蜀国的命运。他们的言论和行为虽然遭到历代儒家学者的批判,但他们的存在和观点确实反映了当时蜀汉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这些投降派的行为和观点是蜀汉灭亡的重要背景之一。

上一篇:吕布怒杀董卓居然不是为了貂蝉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