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归隐后绝非一贫如洗:过的是闲居生活
历史人物 2025-03-21 07:53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许多人一直误以为,辞官归隐后的陶渊明,生活便如贫下中农一般,日渐艰难,甚至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梁氏更描述他“仅是一名在庐山脚下挣扎求生的赤贫农民”,仿佛生活之艰辛已深入。深入陶渊明的生平背景,我们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追溯陶渊明的家族历史,我们发现他的祖辈三代仕宦,是浔阳地区的名门望族。尽管陶渊明出生后面临家道中落的境遇,但家族底蕴犹存,依然拥有家产田业。归田后的陶渊明,其居住地不仅限于“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更有上京闲居、园田居和南村等多处住所,田庄别业则有西畴、南亩等。
初归田园时,陶渊明的生活尚算清闲,饮酒赋诗,琴书自娱。那时的他,过着舒适的文人闲居生活。虽然50岁后,遭遇连年自然灾害与战祸的困扰,境遇不复从前,但他依然保持着劳逸结合的生活节奏,耕作与读书并重,“常著文章以自娱”。
陶渊明的晚年诗作《乞食》,被一些人误解为他沦为乞丐的证据。清人陶必铨指出这只是借乞食的故事起兴,并非真实记录。且《乞食》诗主要是在遭遇灾荒时所作,反映的不是诗人的日常生活状况。其意旨在让子孙了解他在贫困中如何励志苦节。
晚年的陶渊明与有俸禄的时期相比,生活确实有所变化。但他除农业收入外,还有教授生徒的酬资、显贵的馈赠等收入来源。故人的延请、新知的相聚,为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少资助与热闹。鲁迅先生就曾说:“纵使陶公不事生产,但有人送酒,亦尚未孤寂人也。”
陶渊明确实曾叙述自己的清贫境况,并写下不少叹“贫”苦“寒”的诗句。但他的“穷”,只是相对于祖辈或巨富的门阀世族而言。与真正的贫农相比,他的生活仍是小康的。归隐后的他,虽不复昔日的繁华,但生活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般凄凉。
上一篇:西汉冠军侯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陶渊明归隐后绝非一贫如洗:过的是闲居生活
- 西汉冠军侯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 帅气的宋之问自荐给武则天当男宠为何被拒绝了
- 因谋反被杀的钟会与邓艾,他们的妻儿是什么结
- 清朝皇帝是如何过除夕的-凌晨3时才能吃到饺子
- 孙权夺取荆州后,并不像关羽一样威震华夏,为
- 《锦绣未央》唐嫣的安平县主很厉害吗?
- 白居易晚年好女色 为求新奇十年内换了三批家姬
- 一生功绩显赫的赵云,在蜀国的地位为何低于叛
-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他为何没
- 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简介:其以诗、辞赋、
- 田千秋是什么人?他是如何当上汉朝丞相的
- 韩瑗有哪些成就?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 图坦卡门父亲陵墓之谜:木盒内藏有千年金箔
- 齐王李元吉的一生是怎样的?他的儿子们的结局
- 古代本宫在皇宫里边随便用吗 什么样的人才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