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建安七子之一徐干简介:其以诗、辞赋、

历史人物 2025-03-21 07:49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历史的末年,因为土地兼并现象愈发严重,地主豪强掌控了大量的资源,包括兵马。再加上朝廷内部的政治腐败,宦官势力操纵政权,无法有效管辖地方势力,导致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这些割据势力各自有着独特的兴起过程和发展轨迹,展现了动乱世代的多元面貌。今天,我们将聚焦于一个人物——徐干,来深入了解他的生平和思想。

徐干,字伟长,生于公元170年,是山东寿光人,是汉末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才华卓越,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他的代表作《中论》、《答刘桢》和《玄猿赋》等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徐干少年时期就专注于学问,不受乱世纷扰所影响。他在文学上的才华使他名声远扬,许多州郡的牧都想要聘请他。他却轻视官职和利益,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他曾担任司空军谋祭酒参军和五官将文学,但都以疾病为由辞官。他选择隐居于穷巷之中,保持自己的志向和真实性情,虽然生活贫寒,却从不感到悲愁。

曹操平定北方后,徐干看到了中国统一的希望,于是应召回到司空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将文学。他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虽身处官场,却始终保持自己的风格和原则。他在历经五、六年后,再次以疾病为由辞官归隐。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瘟疫流行,徐干也不幸染病去世。他的一生,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受世俗的干扰。曹丕评价他说:“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这是对徐干一生最好的评价。

徐干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作品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荡和人们的追求。他的生平事迹告诉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保持自己的真实性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