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于禁在统军时不得军心是因为什么?
历史人物 2025-03-20 15:29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俗话说:“得军心者得天下。”当我们提及这句话时,不禁会想起历史上的于禁。于禁,作为曹魏的一员大将,被封为左将军,拥有假节钺的权力,地位崇高,权力显赫,被誉为当时的五子良将之首。
于禁的治军之道堪称一绝,军法严明,经常打胜仗。尽管战绩显赫,他却难以赢得将士们的拥戴,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让我们回顾于禁的战绩。自从王朗将其推荐给曹操后,于禁一生追随曹操,征战无数,身经数十次大战,几乎未尝败绩。他的战绩遍布各地,如攻广威、从讨於濮阳、破黄邵等,每一次战斗都展现出他的军事才能。
尽管于禁的战绩令人瞩目,他却在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之战中遭遇挫败。当时,于禁督七军救援樊城,遭遇秋雨,汉水暴涨,导致战败被俘。这是于禁一生中唯一的败仗,也是他被诟病的原因。但这次战败并非于禁之过,而是天时不利。正如蒋济所说,于禁等人被水所没,并非战攻之失。
除此之外,于禁在博望坡追击刘备的作战中,虽然主将是夏侯惇,但作战不利的原因并非在于禁。这次作战的失利,责任在于夏侯惇指挥不当。
那么,为何于禁在军法严明、战绩显赫的情况下,却不得军心呢?
《三国志 于禁传》中记载,于禁持军严整,缴获的财物从不私藏,因此赏赐特重。他以严厉的军法统御将士,这使得他难以得到将士们的拥戴。
按理说,军纪严明才能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但军法过于严厉,是否也会失去人情味?让将士们对你敬而远之?这也许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于禁的一生,打了大小胜仗近二十次,只败过一次。这次失败并未抹杀他的军事才能和贡献。为何如此严明的军法却未能赢得将士们的心呢?这也许是历史上的一个谜团,也值得我们去和反思。
上一篇:董允: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为人恪守正直,礼贤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三国时期于禁在统军时不得军心是因为什么?
- 董允: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为人恪守正直,礼贤
- 张廷玉和乾隆之间发生过什么事情 两人之间为什
- 古代特殊政策”:西汉商人不许穿丝乘车
- 讷亲是什么人?他为什么会被康熙处死
- 上古四大僵尸王究竟谁是中国第一个僵尸
- 唐朝进士中举之后做的第一件事:逛长安红灯区
- 地球形成不易:初期持续遭碰撞达1亿年
- 武则天李治的婚姻背后暗藏三条罪恶
- 光绪爱珍妃坠井之谜 与太后慈禧有何关系
- 及时雨宋江老婆阎婆惜为什么偷情别的男人
-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怎么没有杀夏侯惇?
- 张问陶为何每天如发微信般写诗给妻子-
- 刘肥:汉高帝刘邦庶长子,他是如何在吕雉手逃
- 最受宠的皇后太姒的一生
- 吕布当初没有偷袭徐州 刘备最后又会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