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轶事:作为王羲之的粉丝为何贬低王献之
历史人物 2025-03-20 03:15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历史上,我们常常以“二王”并称,且常以大王来概括小王,但实际上,王献之的书艺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至会稽时期达到顶峰。然而誓墓不仕之后,他的笔札多被代笔人所写,引起了一些非议。
从王羲之逝世到南朝梁初,大约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王献之的书艺因其媚趣研润、逸气洒脱而广受欢迎。许多名家如桓玄、宋文帝刘义隆、羊欣等都学习他的书法。特别是羊欣,被誉为“王献之之后独步书坛”,当时的人们对他寄以厚望。
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贬低王献之,仍是一个待解的疑问。一些学者认为,在初唐时期,学习书法往往从王献之入手,因为他的手迹比王羲之的更容易得到。后来李世民才看到王羲之的墨迹,也许因此不甘心居于王献之之下,便抬出了王羲之。
尽管李世民贬低小王,但唐人对王献之的草书非常重视,尤其是狂草。张旭的草书便是在王献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欧阳询、虞世南等书法家也学习王献之。唐人的书法中,无论真、行、草,都有王献之的影子。
到了五代后周,杨凝式兼学“二王”,在学习王献之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米芾对王献之的天真超逸极为推崇,认为他的笔意与米书血脉贯通。蔡襄、黄庭坚等书法家也对王献之的书艺给予高度评价。
姜夔也对王献之书艺推崇备至,他认为王献之的书法笔法劲正,与二王相合。元明清以来,学小王书法而成就显著的有赵孟頫、祝允明、董其昌、王铎等。
王献之的书艺对后世影响深远,自有独立的价值。以“二王”并称也成为书史上的专名。父王羲之被尊为“书圣”,而子王献之因其独特的书法风格与卓越的艺术成就被称为“小圣”。他的书法艺术不仅在古代受到广泛赞誉,而且至今仍然对书法爱好者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乾隆晚年老来得女 乾隆为何只赏赐妃子两根黄瓜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唐太宗轶事:作为王羲之的粉丝为何贬低王献之
- 乾隆晚年老来得女 乾隆为何只赏赐妃子两根黄瓜
- 吕布在三国中作为无敌的存在 吕布为何会害怕张
- 古代女子过度宅是违法的 剩女也是要被罚款的
- 张鲁事什么身份?能雄踞汉中24年靠的是什么-
- 吕布的辕门射戟到底有多大威力?
- 胡质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是个好官吗?
- 按照当时的局势曹操完全可以称帝 曹操为什么死
- 唐朝就有快递员-运送水产水果 驿夫1.7万多人
- 原来风流倜傥的陆小凤最喜欢的人竟然是她
- 末代皇帝溥仪是同性恋? 他最喜欢的太监叫王凤
- 名将因小名被抄家 第一个为武则天献身的男人
- 张文瓘:唐朝时期宰相,最后郁郁病逝
- 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分别都是谁?
- 曹操对阎行的归顺很欣喜,但为何就是没有太多
- 真正的夏雨荷当贵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