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与武承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

历史人物 2025-03-20 01:34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武承嗣——一个历史人物的多面

武承嗣,大臣、宰相的侄子,一个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起家于尚书奉御,后迁秘书监,袭封公。在光宅元年(684),他被授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武承嗣在武周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垂拱元年(685),他加同平章事,成为宰相,但月余便被罢免。他在载初元年(689)被授为纳言,天授元年(690)进文昌左相。武承嗣的一生,与武周的政治舞台紧密相连。

武承嗣的历史形象并非只有光鲜的一面。他曾在武周时期大肆诛杀大唐皇室及不附者,建立七庙,并请求武则天立为太子,这一行为引起了某些人的反对。长寿元年(692),他被罢为特进,最终在忧郁中离世。

除了政治生涯,武承嗣还有一些轶事典故。例如,他曾借走了大臣乔知之的婢女碧玉,后来将其纳为妾,这引发了一段悲惨的故事。乔知之为此写了《绿珠怨》,碧玉得到诗后投井而死。武承嗣得知后大怒,暗示让人虚构罪状控告乔知之,最终导致乔知之被杀。

关于武承嗣的历史评价,武则天曾说他和武三思是“何疥癣”,意指他们的问题微不足道。但也有一些人对其持批评态度,认为他在朝廷中的行为造成了混乱。崔融评价他“立国建社”,但也指出了他的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和冲突。王夫之则认为武承嗣虽然淫昏,但并不具备司马懿、曹操的才华。

武承嗣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悲剧故事。他的历史形象多面且丰富,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那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线索和视角。无论是他的政治生涯还是个人生活,都值得我们深入和理解。在历史的传承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变迁,这些都深深地反映在武承嗣这一历史人物身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