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公文或信件如何加密-拆字法和代码法
历史人物 2025-03-20 01:28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古今谍战介绍:情报传递与加密方式的演变
在古代,没有现代的高科技装备,人们如何传递和窃取情报呢?让我们一起古代间谍的情报传递方式及其加密方法。
回溯至公元683年,那时政权更迭,武则天立第四子为帝,自身则掌握实权。裴炎、徐敬业等人对此心生不满,徐敬业甚至聚众十万在江苏扬州起兵。裴炎试图通过拆字的方式,传递秘密信息。他选择的密信只有“青鹅”二字,令群臣大惑不解。
直到武则天破解了“青鹅”的秘密——将“青”字拆为“十二月”,而“鹅”字拆为“我自与”,意思便显现出来:徐敬业、骆宾王等人计划在十二月发动进攻,裴炎则在内部进行接应。密信被破解后,裴炎被杀,而徐敬业和骆宾王的军队也被武则天击败。
再来到北宋时期,军事保密通信迎来了新的方式。《武经总要》记载,那时的军事短语被顺序编码,比如“请弓”为一,“请箭”为二……直至“战小胜”为四十。军队出征前,指挥机关将密码本发给将领,并约定用一首不含重复文字的40字五言律诗作为解码密钥。
例如,若双方以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作为解码密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每个字对应一个编码。若军队需要补充粮食,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然后选取诗中的对应字。指挥机关收到公文后,通过查找这首诗中的字,就能解读出前方的需求。
这种古老的加密方式,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了古人的智慧与谋略。在没有现代科技的时代,他们依靠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出独特的情报传递和加密系统。这些历史的故事和技术,展示了人类在不同时代面对挑战时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我们不禁好奇,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情报传递和加密方式又将如何演变呢?
上一篇:李世民是什么时候死的?李世民的陵墓在哪里?
下一篇:没有了
中国历史
- 古代公文或信件如何加密-拆字法和代码法
- 李世民是什么时候死的?李世民的陵墓在哪里?
- 蜀汉最后一位忠臣郤正的生平事迹
- 慈禧:一生中最值得她讨好的男人
- 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 一个只偷情不纳妾的皇帝 是怎么回事?
- 刘备不顾一切发动夷陵之战 诸葛亮为什么不劝刘
- 元晔:扶风王元怡次子,个性轻躁,颇有膂力
- 朱棣造反成功登基后,发现了一道圣旨
- 为什么曹操去世后和儿媳一起合葬
- 我们都被蒙蔽了 荆轲刺秦其实是秦始皇的阴谋
- 清朝温僖贵妃生平简介 关于温僖贵妃有什么故事
- 廖化是什么人?他在蜀汉的地位如何-
- 观音菩萨拥有的最强大法宝是什么?送孙悟空了
- 最可怕的殉葬墓地 竟然都是自愿的!
- 上古帝王帝喾将女儿嫁给一条狗的事件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