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伐吴之所以要御驾亲征是因为手上没人用吗

历史人物 2025-03-19 21:00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在彰武二年,即公元222年,蜀汉国因荆州失守,四员大将陨落,刘备因此踏上了讨伐东吴的征程。此时的他,身边大将凋零,只剩下张飞一人。张飞对待士兵的方式令人堪忧,他经常严酷鞭打士兵,却又将他们留在身边,这种极端做法让刘备深感不安。刘备明白,这样的管理方式容易引发祸患,因此他不敢将征伐东吴如此重大的任务交给张飞。不幸的是,张飞的悲剧果然如刘备所料,在准备从阆中出发与刘备汇合的路上,他被部下所害。

在蜀汉国的将领阵容中,除了四大将之外,还有四位重要的将领。诸葛亮需要辅佐太子并保障国家后勤供给,因此无法东征。赵云虽武艺高强,但并未被列为五虎将之一,且缺乏独立领兵作战的经验。至于李严和魏延,他们在当时的职务和刘备心中的地位尚不足以独立担当东征的重任。

如此看来,刘备的蜀汉国实际上已缺乏能够独立带兵进行大战的将领。从刘备亲征伐吴的情况来看,他能够善待旧部,却无法大胆启用新人。尽管他的地盘大、人口多,拥有众多战将,但在新人才的启用上却显得迟疑不决。

孙权麾下人才辈出,鲁肃、吕蒙之后仍有后继之将。而刘备在四大将之后,却缺乏敢于大胆启用的人才。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出现了“蜀中无大将作先锋”的困境。这责任不仅仅在诸葛亮,回溯源头,其实始于刘备在人才启用上的保守态度。

刘备的蜀汉国并非无人才可用,而是缺乏敢于大胆启用新人的胆识和魄力。一个国家的兴盛与衰落,不仅依赖于领袖的英明决策,更在于能否敢于启用新人,让人才得以充分发挥其潜力。刘备的蜀汉国在人才方面的困境,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只有敢于启用新人,才能为国家注入新的活力,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