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兵马俑被烧的谜团,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界热议的话题。关于这场灾难,存在两种主要的观点:一种认为是自燃,另一种认为是人为烧毁。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的结果为我们揭示了真相。
在这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在百戏俑坑中发现了大量的黑色炭迹,以及已经烧成砖红色的夯土,这些痕迹都表明这里曾遭受过一场熊熊大火。更令人信服的是,考古人员发现了一条南北向的甬道,与北侧门道相连。令人惊讶的是,甬道和过洞附近的陶俑均被烧坏,严重变形变色,甚至有些地方被烧化,而且这一地区的棚木灰烬呈白色,显示了燃烧时的高温。这些痕迹都集中在甬道等通风处,这些地段的俑损毁比其他地方更为严重,进一步证明了兵马俑俑坑是人为烧毁,而非自燃。
除了这些实物证据外,还有记载表明陪葬坑中有12座被烧,而大部分未被烧毁。如果按照葬仪制度,应该全部烧掉。现场还留下了大量的木条、麻绳等物件焚烧后的炭迹,这也表明焚烧的时间距离秦俑坑建成并不久远。兵俑被焚烧前曾被人打碎过,由于位置不同,火势大小不同,形成了颜色不一的现象。
那么,究竟是谁焚烧了这些兵俑呢?根据诸多线索,专家们大胆推断,很可能是项羽在秦汉之际社会大的变动时期所为。据记载,项羽的驻地距离此地仅有五公里,他与秦始皇之间也有深仇大恨。秦兵马俑一号坑考古队领队申茂盛称,这种说法得到了考古学界的主流认同。
这仅仅是一种推测。在秦汉交替之际,社会发生了大规模变动,历史上也有项羽烧秦宫的记载,但这个问题仍然可以进一步。秦兵马俑的谜团仍然吸引着无数历史爱好者去真相。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能够为我们揭示这段历史的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