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蚊子都咬不到慈禧太后,只因她有绝招

历史人物 2025-03-19 01:27www.188915.com历史故事

人生如诗,总有些意境令人心驰神往。遥想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画面,亦或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悠然自得。更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壮丽景象,仿佛置身于古代画卷之中。

曾有一幅《月夜眠舟图》,画中人物的生活令人羡慕。在柔和的月光下,一人独钓江头,钓累了就躺在船头小憩,画面间弥漫着诗意与闲适。这样的场景虽美,却只是画家的妙笔生花,现实中的夜钓孤舟并非如诗如画。

每到夏日,人们总向往避暑胜地,颐和园便是其中之一。这里之所以气温较低,与其周围的水系息息相关。昆明湖是最大的水系,小河、水洼更是数不胜数。水多草多也意味着蚊虫的繁衍。

在那个时候,没有蚊香、没有杀虫剂,稻香四溢的农田里,荒草丛生的万寿山后,蚊子、白蛉子、瞎虻、蠓虫子等等,数不胜数。夜蛾子更是扰人的存在。为了慈禧太后能在颐和园的乐寿堂度过一个宁静的夏天,李莲英找到了棚匠刘。这位手艺高超的棚匠被赋予了搭建天棚的重任。

搭建天棚并非易事,不仅要严丝合缝以防蚊虫进入,还要保持乐寿堂的一草一木原样,不得破坏风水和景色。安全和美观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天棚刘作为棚匠中的顶尖高手,经过精心设计,制定了一套方案。经过李莲英报请慈禧太后批准后,他便开始着手实施。

天棚刘领着徒弟们,利用沙篙(桅竿)搭建出天棚的骨架,仿照飞檐殿脊的样子做出主体结构,并蒙上油布。接着,他巧妙地解决了采光问题,使用一种既通风又采光的纱窗。

慈禧太后住进有天棚罩着的乐寿堂后,避免了阳光的直射和蚊虫的骚扰,心情大好,重赏了天棚刘一万两银子。慈禧太后这种奢华享受的大清的江山社稷已被掏空。在她去世后的第三年,大清江山便彻底灰飞烟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