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和避免垃圾短信 垃圾短信的真相是什么
垃圾短信,这一无处不在的隐患,以其未获用户许可的诱导性信息本质,潜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们以广告推销、诈骗陷阱、虚假通知等多种形式出现,背后是黑灰产业链通过虚拟号码等技术手段,试图通过用户点击链接或泄露个人信息,实现非法牟利的目的。据公安部门的通报,这种情况已经导致了个人信息被盗、资金损失等严重后果,且这种情况在2025年已有不少案例。
为了有效识别垃圾短信,我们需关注其六大特征:
一、异常号码特征。表现为以“+”“00”开头的境外号码、1065/1068/开头的商业号码,或是私人手机号发送的所谓官方通知。
二、域名异常。URL中可能包含大小写混合的字母,或是非官网的域名。
三、内容特征。含有“中奖”“贷款”“退订”等诱导性词汇,或者语句不通顺、存在明显的错别字。
四、胁迫性话术。如冒充公检法要求转账,或是威胁称已提交法院、上门核查等虚假声明。
五、链接陷阱。垃圾短信中会要求点击某种短链接或二维码,甚至跳转至需要填写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的页面。
六、高频发送。同一内容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重复发送。
为了防范垃圾短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在技术防御方面,我们可以开启手机的拦截功能,通过系统设置过滤异常号码,并使用第三方APP增强识别精准度,定期更新拦截规则。
在行为规范方面,我们应该避免点击陌生链接,即使显示为银行通知也应通过官方APP核实。收到“欠费”“案件通知”等短信时,应直接拨打官方客服电话确认。还应注意避免在非正规网站填写手机号,谨慎参与扫码领礼品等活动。
在社会共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12321网络不良信息举报平台提交证据,并关注官方反诈渠道,定期查看公安部门发布的诈骗案例警示。
垃圾短信的本质是黑灰产非法牟利的工具。只要我们保持警惕,识别出异常号码、诱导话术、虚假链接等特征,同时结合技术拦截、行为防范及社会监督,就可以大大降低受骗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