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的意思(把玩件是什么意思)
掌中之物,流转时光,把玩之意深探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喜欢在手边佩戴一些物品,以此来展现自己的身份与气质。其中,手表便是现代人的一个常见选择。对于一些人来说,戴手表却是一种束缚,他们更愿意让手腕放空,追求一种自由不受拘束的生活方式。而今天,我们不谈手表,来聊一聊那更为古老、深邃的“把玩”文化。
说到把玩,便离不开一个“盘”字。盘玩,这一术语在文玩界流传甚广,指的是通过长时间的手部接触和摩擦,使文玩珠宝产生包浆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摩擦,更是一种人与器物之间的深度交流。
那么,“盘”这一字眼是如何得来的呢?又为何如此称呼?其实,“盘”一词源于佛珠,代表着念经时的持续与回旋。从《辞海》的解释中,我们可以得知,“盘”有着反复、回旋的意味。
在古老的日子里,人们用盘来承接水,以此洗涤心灵。随着时光的流转,“盘”的用途与意义逐渐扩大,而它在文玩中的使用更是体现了人与器物之间的深厚情感与交流。《说文解字》中提到,盘作为承水器,代表着人与器物的不断交流,达到一种日日更新的状态。
这种日日更新的状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器物本身经过长时间的盘玩,表面的变化带来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则是随着对器物的深入了解,玩家心态的转变和情感的升华。盘玩不仅仅是对器物的磨损和变化,更是一种情感的积累和沉淀。
在历史的长河中,“盘”这个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把玩”这个词,但那时的把玩与现代文玩的盘玩方式有所不同。直到清代,陈性在《玉纪》中对盘玩方式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规范了盘玩的品类,并区分了文盘和武盘。
乾隆皇帝曾写诗赞美盘玩的乐趣,描绘了在盘玩核桃时,全身气血通畅的愉悦感受。这不仅强调了文玩的健身作用,更将盘玩的益处以皇家的名义传承下来。
如今的文玩爱好者,在长时间的盘玩过程中,不仅让器物表面生成半透明质感的包浆,重新塑造了器物的形象,更是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岁月的痕迹和时光的流转。包浆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冷静、中庸的展现,与新物品的刺眼光芒形成鲜明对比。
在盘玩的过程中,人与器物近距离接触,发现其特别之美。如瓷器的天青,端砚里的天青,都是自然材料本身的美感与制作工艺的完美结合。一件器物的完成,不仅在工匠的手里,更在玩家的手上。手艺与文化在盘玩的过程中相互传承,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被不断赋予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