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东南亚人种还有文化更接近于印度而非中国?

奇人怪事 2025-01-12 16:37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东南亚处于两大文明古国中国和印度的交汇处,犹如置身于文明的交响中。尽管在古时的历史长河中,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更多地沐浴了印度文化的恩泽,而中国文化的影响则主要集中在越南北部和华侨社区。

印度的神话和宗教犹如潺潺流水,渗透了整个东南亚的每一个角落。从印尼的波罗浮屠遗址到柬埔寨的吴哥窟,无不散发着浓郁的印度风情。就连泰国国王拉玛七世的名字,也源自印度的《罗摩衍那》。

这片区域囊括了11个魅力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以及东帝汶。

追溯历史,婆罗门教早在公元1世纪前后便传入了中南半岛,而后真腊、高棉、古吉打等国也信奉了印度教。佛教同样早早地扎根于东南亚,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盛行的上座部佛教便是一例。

中国自汉朝起,把越南北部纳入版图,中华文化随之流淌于这片土地,历经一千多年的沉淀,直至五代十国时期越南独立。

地理人口的迁徙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印度和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同处一个纬度,拥有大片的热带地区,文化的传播往往沿着相似气候条件的路线进行。而东印度人沿海岸线平原迁移到中南半岛的旅程相对容易,相比之下,中国的中原人则需翻山越岭才能到达越南。从地理角度看,印度到达东南亚的旅程更为顺畅。

印度洋的季风环流也为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北印度洋,形成了季风环流,大航海时代之前,印度洋已建立了完整的航海贸易链。印度的商人乘着季风,将印度的文化传播到东南亚的每一个角落。

我是沂蓝书院的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秉承章太炎学派的唯识史观学说。希望我的分享能为您带来启发和兴趣,如果您觉得有所收获,请关注并点赞支持。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