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非遗-威县乱弹
奇人怪事 2024-12-18 13:43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邢台非遗瑰宝——威县乱弹
威县乱弹,这一源自明末的古老戏曲,是河北省的重要文化遗产,被誉为河北“四大剧种”之一,更是被专家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2008年,它光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足以证明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乱弹戏,这一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主要流传在威县、清河一带。明末清初,随着南北通商贸易的繁荣,此曲系统的西调、西秦腔与“秦优”的戏曲活动相融合,产生了“梆子乱弹腔”。到了乾隆年间,这一艺术形式在威县和山东临清一带广为传播,成为河北乱弹。
威县乱弹唱腔浑厚粗犷,以板腔体的“乱弹腔”为主,其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表演风格古老浑朴、粗犷热烈。音乐采用“纯律”,唱腔与伴奏采用“支声复调”,形成独特而微妙的旋律对比效果,这在中国戏曲声腔中是独一无二的。
周恩来总理对威县乱弹这一古老剧种也给予了高度关注。1956年,他视察河北时接见了乱弹老艺人代表,并指示要保留这一剧种。从此,威县乱弹人一直努力传承和发展这一艺术。
威县乱弹剧团并不固步自封,他们能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现实生活。他们排演的现代戏《紧握手中枪》《八一风暴》《红湖赤卫队》等剧目深受观众喜爱。1980年,大型古装戏《王怀女》更是被河北电视台录制,中央电视台、河北电视台多次播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威县乱弹的魅力。
威县乱弹是邢台非遗的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传承和发展,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