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如何上厕所呢?其实古代太监的上厕所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在皇宫里面,他们会有专门的太监负责给他们打扫卫生,清理马桶,还有一些太监会负责给给自己洗澡,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不过有一点大家可能不知道,那就是太监在上厕所的时候,都是用手的,而不是用脚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太监什么时候上厕所?
太监屎急尿急的时候上厕所!
二、古代皇帝上厕所是用纸擦屁股吗?
优质答案1
我们先来聊一聊古代人“擦屁股”的事。
在唐代之前,人们擦屁股用的是“厕筹”。
虽然,在东汉时,蔡伦就改进了造纸术,让纸更加普及。,纸到唐朝时才开始被少数人“擦屁股”。在这之前,古人用的最多的是“厕筹”。
厕筹又称厕简、厕辙和搅屎棍,其实就是大便后用来拭秽的木条或竹条。每次用完以后,要冲洗干净(也可能不洗),插到地上,以备下次使用。三国时,吴国皇帝孙皓是用一尊神像为他捧厕筹。
在黄易写的《寻秦记》中,项少龙回到秦朝以后,上厕所找一位老人要纸。结果,老人家在茅坑边拿起地上插着的一块竹片递给了他。这块竹片,就是厕筹。
当时,无论高官地主还是普通百姓,基本上都是用的厕筹。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北齐文宣皇帝高洋暴虐无道,他上厕所时,就曾让宰相杨愔亲自给他送厕筹。
“虽以杨愔为宰相,使进厕筹,以马鞭鞭其背,流血浃袍。”唐朝时,纸开始被用于擦屁股。
在唐代《教诫新学比丘行护律仪》中,曾记载佛教有规定,不能用“文字故纸(带字的纸)”擦屁股。估计这是怕有和尚撕经书擦屁股。而且,在明清时期,也是禁止用“带字的纸”擦屁股。
既然有这个规定,肯定是有人用纸擦屁股了。
据说,到明朝初期,皇帝用“帛”(丝绸)擦屁股。后来,明孝宗朱佑樘发现有太监把他擦屁股用完的“帛”收集起来,洗干净做成了帘子。明孝宗这才知道,原来帛这么贵,比纸贵多了。于是,下令以后宫中都用纸擦屁股。
清朝时,关于慈禧用的厕纸在《宫女谈往录》中也有记载。
慈禧上厕所叫“传官房”,“官房”指的就是马桶。(现在的日本有一个“官房长官”,跟这个不是一回事。)慈禧一说“传官房”,太监马上把慈禧御用的马桶用头顶着送过来。慈禧用的这个“官房”可是件国宝,檀香木制作,整体形状是一只壁虎,眼睛镶了宝石。“官房”里面铺着香木末,每次用完都要刷洗更换。
慈禧用的厕纸,也很有讲究,是细软的白棉纸。用之前,还要宫女仔细加工。先往上面轻轻喷水雾弄潮湿。然后,用铜熨斗轻轻的熨烫两遍,把纸毛熨平。这是一个技术活,纸不能太干,太干的话容易发脆。成品必须又柔软,又干净,又没有棱角。制作完成以后,折叠好,放在匣子里备用。
(文|勇战王聊历史)
优质答案2
这是一篇自带气味的文章。
造纸术是汉代的一大发明,但一直到元朝,这一技术产品才被运用于人们最实际的生活——如厕。后人推测,纸张运用到如厕中,可能因为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文化相对落后,缺少汉民族“敬惜纸张”的意识,所以纸张才被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
在此之前,人们用于擦拭污秽之物的是“厕筹”,也就是木头片或者竹片,即便是皇帝也不例外。《南唐书·浮屠传》记载,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动手削竹片供僧徒如厕时使用,并且还用面颊检验质量,看看是否光洁滑爽,算是礼佛帝王中最值得称道的。
竹片的问题在于毛刺比较多,如果手艺不好,竹片不够光滑,使用起来就可能伤了使用者的臀部,实在是一件大煞风景的事情。
明清皇帝如厕使用的手纸比较昂贵。
据明代谢肇涮(1567年至1624年)所著的《五杂俎》记载“大内供御溷厕所用,乃以川中供野蚕所吐成茧,织以成帛,大仅如纸。每供御用之物,即便。”这种皇帝如厕使用的手纸是四川一带所贡的用野蚕茧织成的粗布条,如手纸一般大小,用后丢弃。
有这样一则比较有趣的故事,说有个太监看着皇帝用完这些“珍贵的手纸”就丢掉,觉得怪可惜的,就一张张收集起来,清洗晒干后,就织成一幅帘帐,挂在他的小屋子里。
一次,皇帝闲游散步,正好看到这个帘帐,觉得怪有特色的,一小块小一块织成的帘帐,很像僧人的百衲衣。帘帐吸引了皇帝的眼球,就问此为何物所制?
太监自然不敢撒谎,就战战兢兢,如实招供,说这是您老人家使用过的手纸做的。皇帝听完大为惊愕,觉得这太可惜了,就下令此后如厕用纸替代,不再使用帛了。
再来看看外国的吧。
古希腊人用的是鹅卵石,叫“pessoi”,这种鹅卵石很多都比较轻薄,边缘很光滑,质感很接近大理石。有考古学家在公元2世纪的古希腊遗址中,就发现了这种鹅卵石。一开始考古学家觉得这是一种用来下棋的棋子,但在进一步研究,化学检测出的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
还有一些很“小众”的。
据说俄国的皇帝会用鹅的脖子;日本皇帝会用蝉的翅膀;法国皇帝用的则是粗麻绳。最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北欧的维京人,他们会使用羔羊的羊毛来擦拭,,这种方法并不常见,据说当时的海盗还会用北欧的一种蛤来擦拭。
,也有使用“左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