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诗歌原文(当你老了诗歌原文朗诵 )
当你老了诗歌原文一个人的时候,总是喜欢坐在窗前,看着远处的风景,想着自己的过往,回忆着曾经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会突然觉得,那些年,真的好傻好傻,傻到不知道珍惜眼前人。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是有的人懂得珍惜,有的人却不懂得珍惜。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懂我,懂我的付出和不容易,懂我的脆弱和无助。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懂我,理解我的倔强和固执,懂我的难过和委屈。
一当你老了诗歌原文
当你老了 叶芝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咏,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以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着它的赧颜。二当你老了诗歌原文英语
WhenyouareoldWhenyouareoldandgreyandfullofsleep,
Andnoddingbythefire,takedonthisbook,
Andslolyread,anddreamofthesoftlook
Youreyeshadonce,andoftheirshadosdeep;
Homanylovedyourmomentsofgladgrace,
Andlovedyourbeautyithlovefalseortrue,
ButonemanlovedthepilgrimSoulinyou,
Andlovedthesorrosofyourchangingface;
Andbendingdonbesidethegloingbars,
Murmur,alittlesadly,hoLovefled
Andpaceduponthemountainsoverhead
Andhidhisfaceamidacrodofstars.
当年华已逝,你两鬓斑白,沉沉欲睡,
坐在炉边慢慢打盹,请取下我的这本诗集,
请缓缓读起,如梦一般,你会重温
你那脉脉眼波,她们是曾经那么的深情和柔美。
多少人曾爱过你容光焕发的楚楚魅力,
爱你的倾城容颜,或是真心,或是做戏,
但只有一个人!他爱的是你圣洁虔诚的心!
当你洗尽铅华,伤逝红颜的老去,他也依然深爱着你!
炉里的火焰温暖明亮,你轻轻低下头去,
带着淡淡的凄然,为了枯萎熄灭的爱情,喃喃低语,
此时他正在千山万壑之间独自游荡,
在那满天凝视你的繁星后面隐起了脸庞。
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岁的叶芝第一次遇见了美丽的女演员茅德·冈,她时年二十二岁,是一位驻爱尔兰英军上校的女儿,不久前在她的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一大笔遗产。
茅德·冈不仅美貌非凡,苗条动人,而且,她在感受到爱尔兰人民受到英裔欺压的悲惨状况之后,开始同情爱尔兰人民,毅然放弃了都柏林上流社会的社交生活而投身到争取爱尔兰民族独立的运动中来,并且成为领导人之一。这在叶芝的心目中对于茅德·冈平添了一轮特殊的光晕。
叶芝对于茅德·冈一见钟情,而且一往情深,叶芝这样描写过他第一次见到茅德·冈的情形“她伫立窗畔,身旁盛开着一大团苹果花;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叶芝深深的爱恋着她,但又因为她在他的心目中形成的高贵形象而感到无望,年轻的叶芝觉得自己“不成熟和缺乏成就”,所以,尽管恋情煎熬着他,但他尚未都她进行表白,一则是因为羞怯,一则是因为觉得她不可能嫁给一个穷学生为妻。
茅德·冈一直对叶芝若即若离,1891年7月,叶芝误解了她在给自己的一封信的信息,以为她对自己做了爱情的暗示,立即兴冲冲的跑去第一次向茅德·冈求婚。她拒绝了,说她不能和他结婚,但希望和叶芝保持友谊。此后茅德·冈始终拒绝了叶芝的追求。
她在1903年嫁给了爱尔兰军官麦克布莱德少校,这场婚姻后来颇有波折,甚至出现了灾,可她十分的固执,即使在婚事完全失意时,依然拒绝了叶芝的追求。尽管如此,叶芝对于她的爱慕终身不渝,,难以排解的痛苦充满了叶芝一生的很长一段时间。
叶芝一直等待着,即使他的意中人早已经是别人的妻子,直到52岁才结婚。那是在已经死去丈夫的茅德·冈拒绝了叶芝的求婚后,在叶芝向茅德·冈的女儿伊莎贝拉求婚被拒绝之后,叶芝终于停止了这种无望的念头。但事实上,叶芝还是无法忘记茅德·冈。在他生命的几个月,他还给茅德·冈写信,约她出来喝茶,但还是被拒绝。而且,茅德·冈还坚决拒绝参加他的葬礼。
叶芝对于茅德·冈爱情无望的痛苦和不幸,促使叶芝写下很多针对于茅德·冈的诗歌来,在数十年的时光里,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茅德·冈不断激发叶芝的创作灵感;有时是激情的爱恋,有时是绝望的怨恨,更多的时候是爱和恨之间复杂的张力。
三叶芝当你老了诗歌原文
爱尔兰可以没有风笛,但绝不能没有叶芝。叶芝被称为爱尔兰的灵魂,他征服了一个时代,却未能获取最爱女人的芳心。或许,正是爱情的不幸,才造就了一位伟大的诗人。
叶芝写过很多表达爱情的诗歌,但最为人称道的便是《当你老了》。这是叶芝献给女友毛特·冈妮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他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爱情才是真爱不是美丽的时候才爱你,是你衰老之后依然爱你的灵魂。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叶芝手稿
叶芝
《当你老了》
原文When you are old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take don this book,
And sloly read,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and of their shados deep;
Ho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n beside the gloing bars,
Murmur,a little sadly,ho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d of stars.
一、袁可嘉 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
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二、傅浩 译 <当你年老时>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三、陈黎 译 <当你年老>
当你年老,花白,睡意正浓,
在火炉边打盹,取下这本书,
慢慢阅读,梦见你眼中一度
发出之柔光,以及深深暗影;
多少人爱你愉悦丰采的时光,
爱你的美,以或真或假之情,
只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心灵,
爱你变化的容颜蕴藏的忧伤;
并且俯身红光闪闪的栏栅边,
带点哀伤,喃喃低语,爱怎样
逃逸,逡巡于头顶的高山上
且将他的脸隐匿于群星之间。
四、裘小龙 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灰白,满是睡意,
在炉火旁打盹,取下这一册书本,
缓缓地读,梦到你的眼睛曾经
有的那种柔情,和它们的深深影子;
多少人爱你欢乐美好的时光,
爱你的美貌,用或真或假的爱情,
但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
也爱你那衰老了的脸上的哀伤;
在燃烧的火炉旁边俯下身,
凄然地喃喃说,爱怎样离去了,
在头上的山峦中间独步踽踽,
把他的脸埋藏在一群星星中。
五、杨牧 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灰黯,沉沉欲眠,
在火炉边瞌睡,取下这本书,
慢慢读,梦回你眼睛曾经
有过的柔光,以及那深深波影;
多少人恋爱你喜悦雍容的时刻,
恋爱你的美以真以假的爱情,
有一个人爱你朝山的灵魂内心,
爱你变化的面容有那些怔忡错愕。
并且俯身闪烁发光的铁栏杆边,
嚅嗫,带些许忧伤,爱如何竟已
逸去了并且在头顶的高山踱蹀
复将他的脸藏在一群星星中间。
六、冰心 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住了脸。
七、艾梅 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两鬓斑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时,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起,追忆那当年的眼神,
神色柔和,倒影深深。
多少人曾爱慕你青春妩媚的身影,
爱过你的美貌出自假意或者真情,
而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渐衰老的满面风霜。
八、李立玮 译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
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
慢慢读着,追梦当你的眼神
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
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
唯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心,
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在炉栅边上,你弯下了腰,
低语着,带着浅浅的伤感,
爱情是怎样逝去,又怎样步上群山,
怎样在繁星之间藏起了脸。
叶芝的墓志铭
冷眼一瞥,看生,看死。骑者,驰过。
矗立在Sligo城的叶芝雕像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他把他的一生贡献给了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贡献给了诗歌、戏剧,也贡献给了与茅德·冈的爱情。
四当你老了诗歌原文及翻译
人类的进化发展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不断与疾病斗争的历史一场瘟疫夺取了无数人的生命,而那些活下来的幸存者在遭遇这场浩劫后就形成了抗体。当人类的体质在变化、人类的医疗技术在进步的病毒也在变异,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就成为了一场持续的博弈。人类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过流行疫情的大爆发这些疫情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而且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公元前430年雅典城的瘟疫在造成全城25%的人口死亡的间接影响到了雅典与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胜负走向。公元164年罗马帝国爆发的瘟疫成为了罗马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之一。东汉末年的瘟疫成为了诱发黄巾起义的因素之一。在1348年—1350年的三年之内肆虐欧洲的黑死病导致近3千万人失去生命。明朝末年爆发的鼠疫客观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在古代的交通条件下有限的人口流动在客观上遏制了疫情向其他地区的蔓延。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使传染病逐渐成为了困扰全球的难题。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结束了。这场战争导致1000多万人丧生、2000多万人受伤。还没等人们来得及庆祝战争的结束就又迎来了另一场浩劫——这就是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约10亿人感染的西班牙流感。
就是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流感病毒在短短2年时间里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失,进而影响了整个20世纪人类历史进程的走向。20世纪初人类的发展是极不均等的当时除了英、法、美、德等发达国家之外绝大多数人类都生活在连温饱都未解决的亚非拉地区。当时亚非拉国家很多正处于动荡局势中,所以根本不具备推广全民检测的条件。
西班牙流感在广大的亚非拉地区造成的实际死亡可能远比当时的统计数据反映的要严重,而真实的死亡人数恐怕将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永远的不解之谜。西班牙流感开启了肆虐全球的大规模传染病这种历史先例,在此之后这种肆虐全球的大规模传染病再度爆发的风险就成为了悬在人类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曾经历过无数次惨烈的疫情。
翻开中国的史册不难发现在每个王朝行将灭亡之时往往伴随有地震、水灾、旱灾、瘟疫等各种天灾。1910年一场肆虐整个东北地区的鼠疫造成了6万多人的死亡,直到1911年这场东北鼠疫才得到了有效遏制。就在这场鼠疫被遏制住的第二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封建王朝在辛亥革命的熊熊烈火中走向了灭亡,中国人与疾病的战斗并没随着帝制的终结画上句号。
在此之后民国政府和后来的新中国政府仍在继续进行着与疾病的战斗。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除了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对苏自卫反击、对越自卫反击等几场局部战争以及地震、台风、洪灾、旱灾等自然灾害伤亡逾百万人之外死亡人数最多的恐怕就是流行瘟疫了。事实上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领导着人民群众在开展一场与疾病的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从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中国先后进行了3次强制性全民种痘和2次接种行动,向5亿多人口发放了18亿剂牛痘疫苗。1958年6月30日毛泽东主席从《人民日报》得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以后特意写下了七言律诗《送瘟神》以示庆祝。1963年以后中国每隔6年仍要普种一次天花疫苗。在全球扑灭天花委员会宣布已彻底消灭天花的一年多之后中国于1981年宣布停止种痘。
当我们致力于构建强大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时疾病也从未停止过向我们的进攻1957年2月一场流感疫情率先爆发于我国贵州省西部,在随后的三四个月内这场疫情就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来,又过了两个月后疫情蔓延到了东亚和东南亚,在8个月时间之内疫情已快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这场继20世纪初的西班牙流感之后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全球性大流感被称为甲2(H2N2)亚型流感。
成立不到8年的新中国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大规模的疫情。那时我们的公共卫生体系还远远达不到今天这样的水平。好在这场疫情虽蔓延迅速,但并没造成太大的人员伤亡。这场疫情对我国抗击大流行的疫情打了一针提醒剂。1961年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开始当年6月疫情自发源地印尼传入中国广东,随后迅速传入南方的四省一市(广东、浙江、福建、江苏、上海)。
1964年在当时尚属河北省管辖的天津市发现了第一例霍乱病例。随后疫情快速蔓延至河北1市12个区、3个专区、6个县、99个公社在140多天时间里发病人数达到了900多人(死亡率超过1%)。这波疫情虽没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开,但在当时还是造成了全国范围的较大影响。后来经研究发现这次疫情是水污染传播——主要是患者粪便管理不当造成的,快速有效地切断了污染途径。
1967年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脑脊髓膜炎。据当时的《安徽日报》记录安徽全省有25万人先后染病(其中1万多人染病死亡)。这场疫情并非局限于安徽,而是在全国范围内大爆发1967年辽宁省发病51931人、死亡3013人;江苏省南京市发病13837人、死亡303人;浙江省绍兴市发病29118例、死亡1040例;山东省青岛市的发病率为390.17/10万。当时全国最严重的地区是广东。
1967年广东湛江发生流行性脑膜炎后因“大串连”而加剧全市发病共1799例。江门市疾控中心也有记载1967年1~3月江门市区报告流脑病例近千例、病死45人。疫情爆发的1967年正处于新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那段时期当时各地党政机关和医疗部门面对疫情并没像今天这样迅速行动起来,直到疫情已比较严重之后才陆续开始采取消毒、隔离、限流、封村、封道等措施。
最终这次疫情造成300多万人感染、16多万人死亡的惨重后果。这是新中国历次抗疫斗争中最惨重的代价,但也正是这次惨烈的代价为我们后来的抗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此后中国在与疾病的一次次战斗中逐渐建立起强大高效的公共卫生体系。1988年1月17日上海一些医院的医生突然发现近期门诊肝炎病人数量剧增从每天几十人增加到数百人,很快又增加到上千人。
询问患者后得知大多数患者有食用毛蚶及食用后腹泻的病史。毛蚶在当时的上海几乎就是如今的网红食品。当时的人为了追求鲜美并不会煮熟了吃,而是直接生吃毛蚶。江苏当时启东盛产毛蚶且价格低廉,甲肝病毒也就随着这些毛蚶被带入了上海。从1988年1月1日到5月13日短短4个月内上海市内一共发病超30万例。日报告发病数超过1万例的长达16天。要知道当时上海的人口总数不过1250万。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为满足收治病员需求由原来的肝炎290张床位硬生生增加了1228床位,先后收治了2084个患者。全市10万多医务人员站在了防治肝炎的第一线,还增设了11万多张床位用来收治病患。截至1988年2月23日上海市甲型肝炎日发病人数下降了80%以上。整场疫情中上海市直接死于暴发性肝炎的一共32例。只有万分之一的病死率远低于国际的1%-1‰的病死率。
2002年12月5日或6日的样子在深圳打工的河源市人黄杏初因感觉身体不适就到离家不远的一家诊所看病。当时只以为是普通的风寒感冒,在诊所看了两三天不见好,于是黄杏初转而去医院打针。到了13日黄杏初的病情仍不见好,于是又回到河源市治疗了几天,病情似乎比在深圳时更严重了。16日晚上10点多钟黄杏初被送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第二天病情加剧的黄杏初又被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
在这里黄杏初被诊断出是患上了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病症——这种病症后来被命名为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1月2日河源市将有关情况报告省卫生厅,不久后中山市出现了几起医护人员受到感染的病例,广东省随即派出专家调查小组到中山市调查。2003年1月23日广东省政府向全省各卫生医疗单位下发了调查报告要求有关单位引起重视,认真抓好该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2003年春天这种最先发现于广东的呼吸道传染病在全国其他地区及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现。2003年4月20日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宣布实行“疫情一日一报制”。原定于5月1日开始的五一“黄金周”暂停施行一次,以确保疫情不会进一步扩散。当时北京多所高校也宣布停课。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急救中心开通了10条非典咨询热线。
2003年4月22日北京市决定启用小汤山医院作为防治非典的专门医院。23日建院85年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历史上第一次关门停诊以实行整体隔离。4月23日财政部公布中央财政20亿非典防治基金的用途。同一天北京市宣布全市的中小学从24日起停课两周,以确保疫情不会在校园扩散。4月24日铁道部通知旅客开车前要求退票的可全额退款。4月26日铁道部要求运输防治非典药物用品必须24小时内到达目的地。
2003年4月30日小汤山医院正式启用后北京市的非典病人全都进入此医院治疗。5月4日铁道部要求铁路工程建设系统各单位对现场施工人员建立每日健康登记制度,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在此之前的4月29日民航总局也已要求对学生于5月7日前购买的飞机票给予全额退票。疫情爆发后党和政府针对疫情公开报道积极应对,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尽最大可能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
最早发现非典疫情的广东正是疫情的重灾区。当时还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的钟南山立刻前去接诊。2003年初非典疫情扩大后钟南山在大年初三受命担任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当时钟南山主动向广东省卫生厅要求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呼研所“我这里是广东呼吸病专科研究所,不送这儿来送哪儿去?”截至2003年的4月19日呼研所累计收治了101名危重病人,其中需要插管治疗的就超过了一半。
非典期间钟南山不仅主动要求接诊重症病人,也敢于在所谓的“权威”面前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2003年2月北京疾控中心一度认为非典的病因是衣原体,钟南山则坚持认为非典是病毒性疾病。这一观点随后被广东省卫生厅采纳,成为抗击非典的重要分水岭。2003年4月在一场关于非典的新闻发布会上有人宣称疫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钟南山表达了不同意见。
当时钟南山反问道“什么叫控制?现在病源不知道,怎么预防不清楚,怎么治疗也还没有很好的办法,特别是不知道病源!现在病情还在传染,怎么能说是控制了?我们顶多是遏制,不叫控制!”当时由于人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还相当有限,所以对病毒恐慌情绪甚至比病毒本身蔓延得还快。钟南山所提倡的这种公开透明实事求是的作风在客观上利于化解人们对病毒的恐慌情绪。
2003年5月3日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联合摄制的“钟南山谈非典防治”科教片向全国公开发行。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之下是传染源得到了严格控制当非典疫情于2002年底在广东爆发后仅钟南山管理的呼研所就收治了上百名危重病人,广东其他医疗机构也在第一时间尽快收治患者,患者的家人也因与其有过接触而被隔离。
2003年4月30日以后疫区所有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车、船、火车、飞机)的人都得先检查体温。这样就在最大程度上得以控制疫情期间的人口流动,从而以快速高效的措施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2003年5月17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解除隔离。两天后北京非典新增病例数降至个位。2003年5月21日北京一名非典病例张某从北京地坛医院出院。截至2003年5月23日北京市747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解除隔离。
至此北京地区非典患者的救治工作已经结束,非典传播链已完全切断。2003年5月29日北京非典新增病例首现零记录。6月1日卫生部宣布北京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撤销。6月10日北京连续三天保持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既往确诊病例转为疑似病例数均为零的“四零”纪录。2003年6月14日世界卫生组织解除对河北、内蒙古、山西、天津的旅游警告。
2003年6月15日中国内地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既往疑似转确诊病例数均为零的“三零”纪录。6月20日小汤山医院18名患者出院。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香港从疫区中除名,6月24日中国大陆从疫区中除名,7月5日中国台湾从疫区中除名,7月13日全球非典患者人数、疑似病例人数均不再增长。非典疫情就这样在肆虐一番之后突然消失了。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来证实这种不明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中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们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是呈上升趋势的。大家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所以也没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开始很多人以为疫情不过是在局部地区发生,谁也没意识到这会演变成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疫情。
我们还没来得及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就已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春运。新冠肺炎借助于春运期间庞大的人口流动量迅速蔓延至全国一时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一幸免。与此一场全国范围的疫情阻击战就此打响,我们为打赢这场与病毒的战争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我们有党和政府的统一协调指挥、有全体医护人员的坚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
武汉疫情爆发后全国各省市区以及军队系统陆续向湖北派出医疗队。那段时间全国所有医护人员都在加班加点救治病患,与此公安、交通、社区等相关部门全都被动员起来组成了强大的联防联控体系,广大人民群众也纷纷积极踊跃为武汉捐款捐物。疫情期间全中国每一个社区都变成了一个抵制感染风险的堡垒。可以说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了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管控模式。
这样做至少取得了以下三点好处一是减小了大量的流动,从而使疫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二是下沉到了社区一级,便于管理感染者、接触者;三是容易控制疫情的规模,不至于过度扩散,让死亡者大量减少。在中国如此严格的管控形势下实际上已从物理空间上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如此严格的防控措施下中国实际上已成为全球疫情大爆发背景下最安全的地方。
我们在抗击新冠疫情的也在科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全球经济都被疫情困扰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非但没倒退,反而创造了出口贸易额的历史新高。2020年中国航天也开启了“超级模式”成功实施了以嫦娥五号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完成并面向全球提供服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为代表的航天任务......
五当你老了诗歌原文中文朗诵
When you are old --- William Butler Yeats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
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n this book,
And slo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
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s deep;
Ho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
And loved your beauty ith love false or true,
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
And loved the sorros of your changing face;
And bending don beside the gloing bars,
Murmur, a little sadly, ho Love fled
And paced upon the mountains overhead
And hid his face amid a crod of stars.
当你年老时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