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谋略书籍_关于谋略心计的书籍

奇人怪事 2023-03-15 07:22www.188915.com奇闻怪事

十大谋略书籍。本书从人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运用“八字箴言”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以及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这本书不仅适合企业管理者阅读,也适合普通读者学习。书中的内容,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向,从而更好地地把握人生。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帮助你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高效的人,不妨读一读这本书。


一谋略书籍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哪几本书?兵书,中国古代对论述兵法的著作的称谓,后成为军事著作的通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古兵书五十三家、七百九十篇、图四十三卷。历代兵书从内容上可分为兵法、兵略、训练、阵法、兵制、兵器、城守、军事地理、名将传等类。现存最早的完整兵书是《孙子兵法》。

  中国古代十大兵书指的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太白阴经》、《虎钤经》、《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NO.1 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三卷。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归吴,与伍员助吴攻楚,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传世。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势篇、虚实篇、军争篇、杂变篇、行军篇;卷下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一共7000余字。

  如“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论断,成为两千多年军事指导思想。《孙子兵法》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公元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后有法、英、德、捷、俄等文译本。

  NO.2 堪称《孙子兵法》第二——《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孙膑系孙武裔孙,大约与商鞅、孟轲。其书原98篇,图4卷,失传1000余年。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经整理得11000余字,30篇。

  上篇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选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选、杀士、延气、官一、强兵等15篇;下篇有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等15篇。

  《孙膑兵法》是在《孙子兵法》和《吴子》等兵书的基础上,对先秦军事思想有所发展。如“战胜而强立”、“事备而后动”、“胜不可一”等主张,对后世军事家影响甚大。

  NO.3 战国时期吴起的著作——《吴子》

  战国吴起(?—前381年)撰,计二卷。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兵,起初在鲁国为官,后赴魏、赵、楚等国,被楚贵族谋杀。吴起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务在强兵。

  据传,《吴子》汉初时尚有48篇,今仅存6篇18条,计3000余字。6篇是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尚礼义,明教训是其书主要内容。《吴子》是研究吴起和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吴子》,中国古代著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着,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吴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该书所论及的一些军事理论和方法,对战国以后的历代军事家均有较深的影响,至今仍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NO.4 传说中姜太公的著作——《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

  传说《六韬》为西周吕望所撰,计六卷。吕望姓姜,字尚,亦字子牙,籍贯不祥,多谋善断,长于用兵,他曾助周灭商,封于齐,官至太师,俗称姜太公。后经研究,认定《六韬》一书乃战国时人托其名而辑成!“韬”即用兵之谋略,“六韬”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六韬》共60篇2万余字。60篇的名字是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砺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粮、略地、火战、虚垒、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

  凡是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行军、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其军事理论,几乎无所不包。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并有夹注,语言生动,说理充分,是一部普及性的古军事专著。

  NO.5 秦国军事家尉缭的著作——《尉缭子》

  战国尉缭撰,计五卷。尉缭的身世说法不一。一说是秦国大臣,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游说入秦,受秦王政重用,任为国尉,称尉缭;一说是魏惠王时人,善于军事韬略。

  《尉缭子》5卷22篇卷一天官、兵谈、制谈,战威;卷二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卷三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卷四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卷五兵教、兵令。共4400余字。

  前12篇为政治观、战争观,后10篇论述军令和军制。如“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等待,求已者也”的“求已”政治观,主张实行“诛暴乱禁不义”的战争原则,“权敌审将而后举兵”的作战思想等,含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

  NO.6 齐威王时期的著作——《司马法》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当时司马法共有150篇,今留存仅5篇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

  春秋时司马穰苴撰,计三卷。穰苴姓田,齐景公时尊为大司马而改氏。《司马法》为齐威王时诸臣追辑而成,称为《司马兵法》。

  该书原有155篇,今存5篇3000余字。5篇为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其言大抵据道、依德、本仁、组义,糅合儒、道两家思想,阐述战争目的在于安民止战,并以夏、商、周三代议例设天子统帅军队、军队内部制订爵位阶级、严肃军纪、善于用众。《司马法》主讲军事理论。

  NO.7 唐代著名的兵书——《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的全称是《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代李筌所撰。共10卷。全书分为人谋、杂仪、战攻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杂式10门。这部兵书本于君王昌明,国家富强,内外兼修之旨,论次军事攻守战取之法,颇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

  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侯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NO.8 论述实际用兵的问题的兵书——《虎钤经》

  《虎钤经》为宋代许洞所撰写,全书20卷,共120篇。它的内容主要是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观点。前10卷主要论述实际用兵的问题。

  中国宋代著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 均州参军等职。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库全书》等刊刻本。《虎钤经》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虎钤经》,明刊本,下同),重视人(主要是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

  NO.9 戚继光的著作——《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他在《自序)中说“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客为题曰《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亦称《纪效》,是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寇时撰写,共18卷,每篇都各附图说。卷首有“申请”、“训练”、“公移”和“或问”,其中“或问”一篇最为重要。正文分束伍、操令、阵令、谕兵、法禁、比较、行营、操练、出征、长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经、诸器、旌旗、守哨、水兵等18篇。此书注重实践,注意经验教训,是研究明代军事史的必备书。

  NO.10 戚继光练兵时的著作——《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练兵实纪》 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条,具体篇目是练伍法第一、练胆气第二、练耳目第三、练手足第四、练营阵第五(场操)、练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后附杂集六卷六篇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登坛口授(李超、胡守仁辑)、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


二世界十大谋略书籍

你好!《周易》是一部充满管理智慧的大书.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大学、中庸、老子、论语、孟子、诸子百家、三字经、十万个为什么..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大家熟知的有《孙子兵法》,《战国策》,《三国志》;还有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你将《三国演义》认真看几遍也能发现许多东西还有就是我主推《鬼谷子》
天文地理:《山海经》,《孙子兵法》,《水经注》,《甘石星经》,《灵宪》、《浑仪图注》,《漏水转浑天仪注》,《玄图》,《梦溪笔谈》,《括地志》,《徐霞客游记》教人之道:《老子》(道德经),《论语》,《墨子》,《孟子》,《孝经》,《诫子书》,《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算命预测:《周易》,《鬼谷子》,《诸葛神数》,《梅花易数》,《冰鉴》工艺技术(科学):《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天工开物》,《农政全书》,《齐民要术》
你好!《周易》是一部充满管理智慧的大书.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大家熟知的有《孙子兵法》,《战国策》,《三国志》;还有鬼谷子的著作《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而《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你将《三国演义》认真看几遍也能发现许多东西还有就是我主推《鬼谷子》
谋略书有:《鬼谷子》、《六韬》、《孙子兵法》、《韩非子》.1、《鬼谷子》,战国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王诩的著作.《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
1、治国谋略《论语》:国无信不立.《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统治谋略《韩非子》: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3、外交谋略《鬼谷子》: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4、军事谋略《孙子兵法》:上兵伐谋,伐交,伐兵,其下攻城.5、做人谋略《厚黑学》:厚而无形,黑而无色.
《周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
《菜根谭》、《幽梦影》、《小窗幽记》、《围炉夜话》《颜氏家训》、《朱氏家训》,到后来的《曾国藩家书》、《左宗棠家书》,再到解放前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闻一多家书》;解放后的《傅雷家书》、《沈从文家书》等国外的如英国培根《人生论》,
NO.10锏锏,(铁)鞭类,长而无刃,有四棱,长为四尺(宋制四尺为一米二),.后来才有了杨家枪和杨家将的故事.NO.3矛有古书上也说矛=枪,但从一些小说和文.
提供参考——苟有闻名者,以为追随者众,遂投新闻节目,以为名.出,众人不视之,唯独乐,吾之名闻也,声播四野矣.则散发于见者,赞为自号,自娱自乐,何其倥.
一.《诗画皆以人重》(王士_)(潍坊市2002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予尝谓诗文书.文章虽是文言,却明白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熟读精思(节选)□朱熹(2002年湖.
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有:1.《静夜思》唐代·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题西林壁》宋代·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3.《春晓》唐代·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4.《咏柳》唐代·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元日》宋代·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__日,总把新桃换旧符.6.《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中国十大谋略书籍

Top6辅佐二主建立蜀汉霸业诸葛亮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

四古代谋略书籍

《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鬼谷子》,《六韬》,《三略》,《阴符经》,《三国演义》,《尉缭子》,《百战奇略》,《孙膑兵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握奇经》,《反经》,《老子》等都可以读一下。这些书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都是谋略方面的杰作。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