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多少年历史 晋朝到隋朝多少年历史
晋朝多少年历史,这个朝代的灭亡却是一点征兆都没有,就像昙花一现一样,短短几十年就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是我们错怪了秦始皇吗?其实并不是,这个朝代的灭亡有很多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秦始皇的暴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百姓生活苦苦不堪言。而且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断的压榨百姓,导致很多人都起义反抗,这也是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晋朝多少年历史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后经历八王之乱和永嘉之祸,国势渐衰。313年,晋愍帝迁都长安,316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317年,西晋皇室南渡江南,司马睿在建邺(今江苏省南京市)延续晋朝,史称东晋。东晋曾多次北伐中原汉地。383年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后,东晋以少胜多,得到暂时巩固。二南北朝多少年历史
公元386~公元581年南北朝(420年-589年)
三汉朝到晋朝多少年历史
先有东汉,然后三国,天下归晋,接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两都被破,晋室南迁,于是有了东晋。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东汉(25年到220年)
三国(220年到280年)
西晋(265年到316年)
东晋(317年到420年)
四晋朝到隋朝多少年历史
西谚有云太阳之下无新事。用这句话来形容从东晋末到隋的这段历史太恰当不过了,特别是南朝的宋齐梁陈,好像是在照着剧本演戏一般,剧情无甚变化,只不过演员轮流上场。
剧本大致是这样的上一代皇帝的统治摇摇欲坠,出来一员猛将平定四方,猛将篡位,将上一任赶尽杀绝,猛将去世,猛将的后代开始自相残杀屠戮功臣,四方叛乱,出来一员猛将平定四方,猛将篡位……
说东晋传到晋安帝司马德宗时司马家族的势力早已日薄西山,当时天下大乱,有一位叫刘裕的草莽英雄南征北讨,破桓玄、败南燕、平蜀地、灭后秦,拉了司马家族一把,东晋这才没算完。但事实证明,拉你一把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想要救你,也有可能是想将你赶尽杀绝。
刘裕因战功被封为宋公,后来又被封为宋王,从“王”到“皇帝”也就临门一脚而已,这个时候东晋的皇帝已经换成了司马德宗的弟弟司马德文,当刘裕提出禅位的需求时,司马德文很谦卑地说要不是刘裕,晋朝早就亡了,就是要禅位也是心甘情愿的。
刘裕可不管你是真心还是假意,斩草要除根,他还是派人杀死了司马德文。刘裕建立刘宋王朝后不久就病死了,他留下来的一班文臣武将如徐羡之、檀道济等人则在一次次宫廷争斗中被杀,而刘氏子孙们也开启了“互相伤害”模式,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前后历经十帝,每历一帝就是一场杀戮,特别是宋明帝刘彧更是一绝。为了避免大权旁落,他先把刘姓宗室屠戮殆尽,又把外戚赶尽杀绝,文臣武将更是毫不手软,但刘彧杀来杀去却单单漏掉了萧道成。
刘宋末年又是大乱,萧道成平乱之后也提出了禅位的需求。刘宋的末代皇帝刘准才十三岁就知道禅位之后就是死,他对逼他禅位的王敬则讲你如果能保住我的性命,我必定重重赏你。王敬则对这种空头支票理都不理,拉着他就走。
刘准禅位后不久就被杀死在家中,萧道成索性将刘家人全部杀害。萧道成建立萧齐王朝后不久就病死了,他留下来的一班文臣武将如荀伯玉、垣崇祖、张敬儿等人则被后代逼死。萧道成吸取了刘宋杀宗室的教训,临死前跟儿子讲刘氏要不是自相残杀,外人也不会有机会可乘,切记。哪曾想萧氏日防夜防家贼难防,一个叫萧鸾的将其子嗣屠杀殆尽。
萧鸾是萧道成的哥哥萧道生的儿子,说齐武帝在世时曾有一梦,梦见一只金翅鸟叼食了无数小龙,正应在萧鸾身上。萧道成的孙子萧子伦被害时说齐建国时几乎将刘氏子孙杀光,现在轮到萧氏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萧鸾在位四年病逝,传位于儿子萧宝卷,他临死前对儿子讲你做事不可在人后啊!萧宝卷表示明白,即位后比他老爹更弑杀,老爹留下来的文臣武将如沈文季、徐孝嗣、曹虎等人被杀,弄得朝廷乌七八糟,叛乱四起,当时南齐有位名将叫萧懿,萧懿替萧宝卷平定了四方,事成之后,萧宝卷却将其赐死。萧宝卷的如意算盘是把大家都赐死,就不会有人造反了,结果萧懿的死惹恼了胞弟萧衍,萧衍趁机起兵灭了萧宝卷,另立萧宝融为帝。
不久之后萧宝融禅位于萧衍,旋即被害。萧齐前后二十三年,历经七帝。萧衍虽也姓萧,但跟萧宝卷萧宝融兄弟之间的关系早已出五服,已经不是一萧了,萧衍建立的王朝史称萧梁或南梁。
与刘裕、萧道成、萧鸾没当几年皇帝不同,萧衍倒是长寿,整个萧梁五十六年,光萧衍自己就坐了四十八年。按理说当这么多年皇帝应该有所作为才对,可惜事情往往不是这样。看南北朝史时发现,当一个人还没当皇帝时,他总是理智的、愿意听人劝的,而一旦坐稳皇位就开始胡作非为了。当时与南方对峙的北魏已经分裂成东西两魏,东魏高氏家族掌权,西魏宇文家族掌权,高欢死后,侯景被高澄所逼投降南梁,萧衍低估了侯景这个反复小人,接纳了侯景后竟反为所害。
南梁经过侯景之乱后实力大减,叛乱四起,这期间一个叫做陈霸先的揭竿而起,平定四方。谁平定四方谁当皇帝这已是惯例了,梁敬帝萧方智于是禅位陈霸先,禅位即死。
陈朝时期宇文邕统一了北方,但天不假年,宇文邕三十六岁就归了西,传位宇文赟,宇文赟也是个喜欢自毁长城的主,杀害名将王轨、宇文孝伯、宇文神举等人,这让杨坚有了可乘之机。宇文赟二十二岁就去阴曹地府见老子去了,留下儿子宇文阐年仅九岁。
不久杨坚逼迫宇文阐禅位,毫无疑问地,宇文阐禅位后就见阎王去了。现在想想,三国时期的曹魏对汉献帝还算是不错的,能善始善终,后来的这些禅位,更像是行刑前的一套手续,办完就可以安心上路了。怪不得被逼禅位的刘准呐喊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
杨坚建立隋朝以后又灭了南陈,后传位于杨广,杨广又开始屠杀功臣和杨氏宗亲,他的几位兄弟房陵王杨勇、秦王杨俊、蜀王杨秀、汉王杨谅被害个遍,终于将江山葬于己手。
从东晋到隋,三百多年的历史读起来真不像是连续剧,倒像是翻拍剧,你演完我翻拍,我演完他再翻拍,而且颇为奇怪的是,皇帝的寿命普遍不长,大多三十岁上下就亡了,那个年代都是那么短命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