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最近3.15亿公里存在潜
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行星,事实上有很多行星都曾出现在离我们非常近的位置,比如3月27日就有小行星飞掠地球,天文学家在中科院的紫金山天文台观测到了它,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其对地球存在潜在威胁。
小行星飞掠地球虚惊一场
在2018年的3月27日,位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近地天体望远镜了小行星飞掠地球,这颗小行星被称为2018DH1,它离地球最近的距离是地球到月亮距离的9.18倍,专家们将它列为对地球存在潜在威胁的小行星,所幸它很快飞过并未朝地球飞来,被证明是虚惊一场。
虽然小行星飞掠地球可能是虚惊一场,国际小行星中心还会对其继续观察,美国的金石雷达也将它作为观测对象之一,避免其突然改变轨迹撞向地球,因为在之前有专家预言中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毁灭,所以任何接近地球的小行星都可能存在潜在威胁。
小行星未来可能靠近地球
虽然此次发生的小行星飞掠地球中,行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有210万公里,并且很快就飞离地球,它在未来还是有可能靠近地球的,因为它的轨道半径是3.15亿公里,轨道周期是3.04,所以天文学家会对它继续观察。
该小行星还在自转,周期是5小时左右,是一颗阿波罗型的小行星,也是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距离地球比较近的第17颗行星。而发现它的紫金山天文台位于南京紫金山上,是购机小行星预警网中的主要成员之一。
发现小行星的紫金山天文台简介
发现3月27日飞掠地球小行星的紫金山天文台,在国际近地天体检测研究领域的地位非常高,它是中国人自己家里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学研究机构,并且是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有一颗在2017年3月被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彗星,就被命名为紫金山。
实际上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彗星多达6颗,而第一个被命名为紫金山的彗星早在1965年就被发现,天文台一共有240项在研项目,在国际天文学界有着极高的声誉,此次发现的小行星是紫金山天文台观察到的第17颗。
什么是小行星
所谓小行星是指太阳系中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体积和质量却比行星小很多的天体,在太阳系中一共存在着127万颗小行星,形成的原因猜测是神秘行星的残骸,对地球存在一定的威胁。
有资料记载的离地球最近的小行星,是出现在1937年的10月30日,当时一颗叫做赫米斯的小行星距离地球只有70万公里,虽然看上去很远,但很有可能撞击地球,当时让许多天文学家都吓一大跳。
专家预测在2027年,会有届时直径约800米的1999 AN10小行星将以一个地月距离飞过地球,这也是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届时所有专家都会严阵以待,甚至会考虑必要的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