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传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传是我国最好的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常重大,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刻不容缓了。那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呢?像以前经常见到的中国剪纸、书法、京剧等等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京剧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京剧对于现在的孩子们来说可能非常陌生,许多80后应该见过京剧,90后的少部分人应该也见过。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是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融合了很多民间曲调,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2010年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3、中国剪纸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剪纸也是其中之一哟。
4、珠算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年长的长辈们都会用。
5、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才发明的。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时使用。
6、中国书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7、昆曲
发源于江苏昆山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众多地方剧种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中国戏曲自形成以来一直在舞台上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从剧本到声腔、表演不断变革,昆曲则变化较少,对戏曲传统特点保留较多,剧目又极为丰富,被称为“活化石”。
8、古琴艺术
古琴是最早的弹弦乐器,最古老也是最纯粹的华夏本土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有着3000年悠久历史的古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
9、中国篆刻
中国篆刻是以石材为主要材料,以刻刀为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的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艺术,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篆刻也是其中之一哟。
10、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为木构件的主要结合方法,以模数制为尺度设计和加工生产手段的建筑营造技术体系。营造技艺以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方式世代相传。这种营造技艺体系延承了7000多年,遍及中国全境,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各国,是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