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 剑的不锈之谜(古老的宝剑)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27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宝 剑的不锈之谜。这把宝剑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青铜器,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曾侯乙墓出土的这把宝剑长达55.米,重达2.7公斤,剑身呈圆形,剑柄为三棱柱体,剑身上刻有精美的花纹,剑柄上还刻有铭文,这把宝剑的主人是谁呢?为什么会出现在曾曾国藩手中呢?这就要从曾国藩的家族说起了。

青铜剑是西汉之前武器通用的材质,西汉后发现铁,青铜就逐渐被替代。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剑,时隔两千年依旧锋利无比,并且没有生锈,今天就为大家揭开穿越两千年的秘密。

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的青铜兵器,最让人着迷的——要数锋利坚韧的秦青铜剑。柳叶状剑身的秦剑,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4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内又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公分,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

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结构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青铜剑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

青铜剑不仅长,而且很锋利。一些剑出土时毫无锈蚀,光洁如新,锋刃锐利。经试验,一次尚能划透18层纸。这些剑表面都呈灰黄色,组织细密,没有沙眼。而且剑身表面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故极为平整光亮。含锡量高达21.3%,使得剑的硬度接近调质后的中碳钢的硬度,所以非常锋利。

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青铜剑的表面有一层10~15微米厚的铬盐氧化层,有效地防止了青铜剑的锈蚀。这种技术在汉代古墓出土的兵器中也可见到,但在汉以后已失传。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1937年,美国在1950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青铜剑就已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