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张作霖真正崛起之谜呢?,张作霖的出身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民,他的父亲张有财是一个地主,在当时那个年代,土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张作霖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吃饱饭,于是就把他送到了私塾读书,希望他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由于他的家庭条件不好,所以他的学习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在他十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只能辍学回家帮助家里干农活。后来,他又被迫辍学,去当了一名放牛娃。
1、张作霖的军队哪来的?
出身贫寒之家的张作霖从土匪成长为统治大半个中国的军阀,他的人生经历堪称传奇,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崛起的,在顶峰时期掌控着多少兵力呢?
成为官军以前的张作霖是东北的绿林,在清末的混乱年代,这似乎对张作霖来说的唯一选择。当了土匪之后的张作霖还是有远见的,他不参与打家劫舍,而是率领一部分人成为了守护一方的保险队。
2、奉系军阀崛起时间?
奉系军阀崛起的时间大致是在1920年直皖战争时,张作霖联合直系军阀,推翻段祺瑞政府,并任东三省巡阅使。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战争中失败,张作霖退回关外,自称东三省保安总司令。1924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打败直系,与冯玉祥控制北京政权。1925年,奉系沿津浦线南下,势力扩大到上海,后被冯玉祥和孙传芳的部队驱逐出江苏。1926年张作霖联合吴佩孚、阎锡山向冯玉祥进攻,奉系又控制了北京政权。
3、刘邦,铁木真,朱元璋,张作霖等为什么很多最底层的人成就了大业?
小编说错了几件事,除了朱元璋算是底层找了个有背景的老婆,刘邦本身就是公务员,铁木真那是部落首领之子,张作霖更别说了,自古成就大业的不是子承父业,就是找个好岳父,人生就那么多年,有背景少奋斗二十年,没有背景找个好岳父一样少奋斗二十年。没有靠山没有背景,想成就大业?能力再强没有时间都是空谈
所谓乱世出英雄,在乱世之中,社会底层的人思想顾虑少,本来就四处奔波讨生活。
他们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比较了解,知道普通老百姓的愿望和诉求,看看刘邦、铁木真、朱元璋、张作霖等人,其实都是底层中的精英,也不是所有底层的人都能够成就大业的。
社会底层的人思想顾虑少,敢想敢干,敢于领头
就拿刘邦来说,秦末动乱,沛县群雄举义,居然没有人敢领头,因为很多人惧怕起义失败,都想着自己有没有退路,万一起义失败,可不可以从轻发落,假如成为起义领头羊,怕以后没有机会“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所以当初沛县的头面人物,比如萧何、曹参等县衙的官员都惧怕风险,不敢当起义的领头人,刘邦就占了一个便宜,既然都不想当头,那咱们的刘季就“当仁不让”早早成为沛公。
四处奔波讨生活,对当时的社会情况比较了解,知道普通老百姓的愿望和诉求
朱元璋就是游方僧出身,常年在外,四处奔波,表面上是游方僧,事实上就是依门乞讨。
只有受到各种鄙视,看到各种白眼之后,才知道各类人的想法和需求,比如有人喜欢礼佛,那就说哪家菩萨最能普度众生,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才能获得一点点布施。
所以这样的环境,就自然的使朱元璋具备了察言观色的本事,能够识人无数,能够一眼看穿别人的内心想法和欲望。
底层中还是存在精英的,也不是所有底层的人都能够成就大业
比如铁木真本身就是贵族出身,仅仅是其父早亡,族人弃之而去,他的崛起,开始仅仅是为了恢复父辈们的荣耀而已。
不曾想,一发不可收拾,在获得旧部的支持后,凭借自己早年的艰苦奋斗,风餐露宿,千锤百炼之后,终于练就了一身的武艺和心机。
张作霖其实也不是纯粹的草莽英雄,人家办教育,非常尊重知识分子,据说他创办的东北大学是当时设备最好的全国性大学。
而且东北是清朝发祥地 ,人口不多,有利于发展事业,就像牛仔一样无拘无束,在地广人稀的地方容易创业,毕竟是老虎不在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干事业。
而且竞争对手不是非常多,除掉几个草莽英雄之外,往往没有多少掣肘力量。
以上就是刘邦、铁木真、朱元璋、张作霖等底层人崛起的一些原因,也有运气的成分,实话实说,好运气也是非常重要。
我是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大家热心评论和分享!
劳苦大众处于社会最底层,了解民间疾苦,晓得世间百态。通过百姓的生活状态,就能知道,统治上层施行的是仁政还是暴政。他们对于天下形式最为了解,于是一些德才兼备的风云人物,就能抓准时机开创大业。
封建社会那个时代,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很苦。如果遇到战乱,还要到处逃难。过上稳定的日子,衣食无忧便是幸福生活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最底层的人成就了大业呢?无非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暴政压迫之下,人们忍无可忍,于是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开始对抗上层统治,在夹缝中谋求一线生机。就如汉高祖刘邦那样,斩蛇起义,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生存空间,在天下大乱中,用手段收复人心,终成大业。
第二个方面是人性的欲望,在贫寒中生活很久的人,都向往温暖舒适的日子,都想改变眼下不如意的光景。例如铁木真,早年生活艰苦,九岁时父亲被人毒死。这使得一家人的生活陷于困境,铁木真志向远大,长大后逐渐强大起来,统一了蒙古诸部落。随后在对外战争中节节胜利,成为蒙古皇帝,加尊号成吉思汗,即为后来的元太祖。
第三个方面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一个朝代出现大乱之时,必有一位英明之主出现,而且来自贫民间。目的就是拨乱反正,开创太平盛世。元朝末年天下大乱,起义大军遍布全国各地。朱元璋是一位来自贫民窟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哪一路义军都不会把他放在眼里。十多年之后,人们都会臣服于他。朱元璋以他的卓越才能与人格魅力,吸引了大批跟随者,这些人帮助他完成大业,一统天下建立大明王朝。
第四方面是敢打敢拼,敢做敢为。张作霖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生于清末乱世,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来走上了绿林之路,也就是当了土匪。实力渐渐壮大,清政府都拿他没办法。据说张作霖什么活儿都敢干,抢过日本洋行,剿灭过蒙匪。反正他干的都是大活儿,从不干伤天害理的勾当。后来受清政府招安,逐渐升官壮大自己的实力。乃自东北三省,都归他管理,成为了东北王。后来由于不肯与日本人合作,被陷害,将张作霖炸死。他是一位据有民族气节的一代枭雄。
生活在底层的百姓,饱受人间疾苦,他们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欲望,有理想,有追求。在封建社会的年代,这些人都是敢打敢拼的楷模,都是叱诧风云的人物。只要遇到机遇,都会争先恐后向着新生活前进。总知是那个时代给了他们创业的机会,结束乱世开创一片新天地。
欢迎关注(咸知天下事)
4、如何评价张作霖?
草民视角
4天前 · 历史领域创作者
东北王张作霖在历史上褒贬不一,其个人发展经历也颇具传奇色彩,张作霖1875年生于奉天海城市(今辽宁鞍山海城市),父亲嗜赌如命最终被赌徒打死,张作霖与哥哥为父报仇后逃走,因无依无靠和母亲、妹妹投奔外祖父家,后随母改嫁,和继父学了一手兽医本领。
张作霖在家行小,身材不高,所以常被人成为张老疙瘩或张小个子,据记载张作霖虽身材不高,单精气神充沛,为某生计做过兽医、磨过豆腐、打过杂,落草为寇加入绿林道,并结识过命兄弟汤二虎、张是非、冯麟阁等人,这群人也就是后期张作霖赖以起家的老班底,在组织保险队并与其它绺子抗衡时这群弟兄为张作霖铺平了道路,在张作霖在东北称王后这群兄弟虽然没有大权在握,仍然富贵无穷。
张作霖起家有赖于其岳父支持,张作霖岳父赵占元是赵家庙的地主,虽然没有什么权力,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当时只要有钱有枪就能在一方称霸。保险队的兴起是因为当时清朝政府无能,各地土匪横行,烧杀抢掠,各地为免于匪患暂难而以“众筹”方式组织出一支队伍保境安民(当时很多保险队的纪律还不如土匪,也就得不到政府的认可),赵占元为了维护自身财产并给女婿铺路,协助张作霖组织了赵家庙保险队,而张作霖又恰有领导才能,将手下人员训练的很有纪律性,经过一年的发展遍将势力范围扩大到二十几个村庄,在1901年被金寿山勾结俄军偷袭,无奈转移至八角台与张景慧合并,但也就藉此机会成为保险团的团长。
后张作霖在新民拉队伍受抚在清政府军队中任管带(营长职务),先后在日俄战争中效力过俄国和日本,最终在诱杀杜立三事件中立功升为巡防营统领,在剿匪过程中不断扩编自身实力,特别在追缴蒙匪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能够与当时的总督相抗衡。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后,张作霖通过各种关系协调,最终由袁世凯任命为奉天二十七师中将师长,由此也就打开了张作霖称霸东北的道路,传言袁世凯在一时兴起任命张作霖为师长后反悔,但因时局动荡不敢挑起战争而多次给张作霖下绊子,均未成功。
在成为师长后,张作霖可谓手握实权,在1916年张作霖手握兵权将当时的总督段芝贵驱离奉天,成为奉天实质上的掌权人,后袁世凯复辟失败后黎元洪担任大总统,张作霖通过关系成为奉天省长,成为实质上的掌权人。当时能够与张作霖抗衡的就是他的结拜兄弟,二十八师师长冯德麟,张作霖手握众军又有着复杂的关系网,最终抓住冯德麟与张勋复辟的丑恶行径一举击溃冯德麟,统一了奉天的军政。
自此之后,张作霖的发展就开始出现丧心病狂的趋势,为了统一东北并插足内蒙,张作霖多次与日本人合作,利用日本人的实力来实现自身发展,在前几年的电视剧《少帅》中也能看出张作霖对待日本人的态度,最终张作霖统一东北和内蒙大部,成为名副其实的东北王,奉军也就成为众多军阀中的佼佼者,不得不提的是张作霖能够发迹是因为其治军有方,在其亲身带兵时的军纪严明,在后期发展过程中,奉军军纪多混乱不堪,元老派中土匪出身的将领盲目带兵,导致奉军的评价剧降。
后张作霖妄图控制北京争权,与直系军阀合作对皖系军阀发动战争,后又与直系军阀反目,发生两次直奉战争,最终张作霖几乎一统全国,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1927年,在北京下令绞杀李大钊等多名革命志士,1928年,北伐军蒋、冯、阎、李对奉系进攻,奉军全线崩溃,由于他不肯满足日本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包括开矿、设厂、移民和在葫芦岛筑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时许,当张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专列驶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汇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乱世枭雄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
所谓张作霖时期,一般指的是张作霖在东北掌权的时期,通常是指1912-1928年的这16年间,在这16年当中,日本并不是不敢侵略,而是不敢发动像九一八事变那样的全面侵略。
日本在辛亥革命时期就曾经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向中国东北的关东州增派了一万兵力,成立了所谓的日本关东军。其后,日本人利用这支部队不断在东北挑起事端。比如1916年就发生过日本关东军与奉军冲突的郑家屯事件。
日本一直不敢挑起大规模的侵略。原因之一在于张作霖在当时的东北拥有比较牢的控制权,东北军中不管是老派将领、新派将领还是洋派或者土派将领都奉张作霖为最高权威。所以,东北军的战斗力是有保障的。日军也不敢贸然行动。
,张作霖有手腕,有智慧,能够在俄国人,日本人、英美各列强中制造一种平衡,而这种平衡使得日本人不敢轻举妄动。
,张作霖一死,整个东北的生态就改变了,张学良名义上是东北军的最高统帅,实际上并不能牢牢控制东北军,而且个人能力非常有限,所以很快日本人就发动了全面占领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5、张作霖死于皇姑屯爆炸中,是苏联人还是日本人所为?有何依据?
张作霖死于皇姑屯,是日本人干的事。因为,日本人千里迢迢来到东三省,张作霖不屈服与日本人,在日本人眼中是个碍事的,阻碍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进程。为了尽快向中国其他地方推进,日本人制造了皇姑屯爆炸事件。
张作霖之死是日本人所为无疑,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就曾供认皇姑屯爆炸就是他一手策划的。
河本大作早就有了杀害张作霖的想法,早在1928年初,他就曾与其他两名关东军军官做过试验,以观察各方的反应,但当时各大报纸都认为并非日本人所为,这便让河本大作等人认为杀害张作霖后,再将此事嫁祸他人也是完全可信的方案。
为了能除掉张作霖,河本大作等人做了三套方案,其一,便是用炸药炸毁列车,选择的爆炸点便是在皇姑屯车站附近的满铁与京奉线的交叉处,选择此处的原因是因为该地方由日本人把守,行动起来比较方便,倘若爆炸失败便采用第二套方案;其二,便是在京奉线上装上脱轨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河本大作还准备了第三套方案;其三,便是组建敢死队。由此可见,河本大作对此次行动是势在必得。
1928年6月4日拂晓,张作霖在皇姑屯被炸身亡,日本关东军为了掩盖事实,混淆视听,杀害了几名无辜百姓,将此次事件伪造成是北伐军所为。事件发生后,社会各主流报纸都刊登了此事为日本人所为的文章。而当时日本关东军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此次事件非他们所为。毕竟埋设地雷,安装引信这样繁琐的工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弄好的,而当时守备的日军竟然号称对此毫不知情,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唯一的解释便是此次事件就是日本人所为。
1928年3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满铁路交叉处的三洞桥时,火车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炸毁,张作霖本人被炸成重伤,在运回沈阳之后,在家中不治身亡,此事件被称为皇姑屯事件,是日本人策划的,主要是因为1927年4月,日本田中义一上台后,向张作霖强索铁路权,逼张解决所谓“满蒙悬案”奉系政府未能满足日本在“满蒙”筑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全部要求,并有所抵制,这为日本内阁所不能容忍,所以日本政府决定铲出这个眼中钉肉中刺,整个行动是,河本大作在距沈阳一公里半的皇姑屯火车站附近的桥洞下放置了三十袋炸药及一队冲锋队,坐等张作霖专列上钩至此奉系军阀张作霖被日本人终结在了皇姑屯。
6、张作霖真的是被关东军给炸死的吗?
东北王张作霖的意外身亡,造成了全国范围的轰动,也影响日本、苏联等与中国紧密联系的一些国家的国内局势。
埋伏暗杀张作霖的幕后黑手究竟是谁?成为了民国一度热议的话题,由于当时局势复杂,张作霖死因的追查并不顺利。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跑路了,东北沦陷了,由于大帅的墓地没建好,张作霖始终没能入土为安,死因更是成为一桩谜案。
时过境迁后,出于邀功、诬陷、撇清责任等目的,各种“嫌疑人”出现在了人们视野中。
苏联特务暗杀说
上个世纪初期,苏联与日本一样有着染指中国,控制东北的野心,张作霖当初就是靠着游走于日俄之间起家的,随着张作霖选择亲日,损害了苏联在中国的利益,苏联对张作霖确实欲除之而后快,在这种既存矛盾的背景下,苏联暗杀说出现后显得有些说服力,曾引起不小的反响。
这种说法始于一位笔名为“托托”的作者出版了一本《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自称发现了苏联军事情报部门的绝密资料,是苏联特工制造了皇姑屯事件。
翻阅全书发现,托托得出这个结论的史料其实是出自于一本俄国书籍《克格勃下达暗杀令》,作者是普罗霍罗夫,也就是最早提出张作霖是被苏联特工暗杀观点的人。
那么普罗霍罗夫有什么依据支持自己的论点呢?
普罗霍罗夫的观点在日本乃至中国引发过一阵热议,不过后来证明普罗霍罗夫是一位通俗历史作家,文章以猎奇而大卖,并非是史学家,根本没有机会苏联时期的军事档案,他提出张作霖被苏联特工暗杀不过是哗众取宠罢了。
日本关东军的恶行
日本军政双方对待张作霖的态度上一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以天皇、高级政客为代表的稳重派主张拉拢张作霖,鼓励他独立,以和平的方式控制东北。
以关东军少壮势力为代表的激进派,则主张要清除张作霖这绊脚石,直接武力控制东北。
张作霖虽依靠日本势力起家,但却不愿意做汉奸,对于日本人提出的无理要求,他都敷衍拖延着,引起了日本的不满,激进派的杀心。
在返奉前,张作霖接到了日军行动异常的报告,猜到可能是有人要对自己下黑手,曾多次更改出发时间,甚至想过改乘汽车,但鉴于想刺杀他的事日本小撮势力,之前也搞过刺杀都没得手,让老张觉得日本刺客的手段很一般,加上心腹张作相、吴俊升负责从京城到奉天的沿路设防安全,老张便乘着大帅专列回奉天了。
日本刺客可不管你什么时间出发,人家就是盯紧大帅专列,所以张作霖归途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关东军在皇姑屯附近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的交叉点埋下了20袋炸药,就等着大帅专列到来便引爆炸药,连引爆炸药都由两个人控制,保证一定能引爆,可见关东军之周密。据说爆炸地点附近还布置了冲锋队,如果炸药没炸到张作霖,就有冲锋队去完成刺杀任务。
张作霖遇刺,直接结果就是把奉军推向了国民政府,日本经营多年的和平占领东北计划落空,日方为了平息事端,内阁首相被罢免,关东军司令调令回国。
刺杀张作霖的首犯河本大作在晚年,亲口承认了刺杀张作霖的始末。
早年间也有人从最大从受益者即凶手的角度分析,张作霖被刺杀,直接导致东北军改旗易帜,国民政府是最大赢家,加上事发现场有两具“刺客”尸体有国民政府的证件,得出国民政府是幕后黑手的结论。
不过后来有证人供认那两名所谓的刺客,是周边的老百姓,刺杀案前夕被关东军抓走了,想来是关东军的嫁祸之举。
当事人河本大作的供词也说明了,杀人凶手就是关东军的激进份子。
真想不到,几十年之后,张作霖之死又被翻出来了。大帅真的是死于日本人之手吗?
我是三少,我来回答。
张作霖被炸死的历史背景
张作霖是绿林出生,他的“东北王”经历里,很大一个阶段里都有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影子。为了能在东北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一遍又一遍地周旋在日本人和俄国人中间。
1904年2月的日俄战争,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东北展开了厮杀。在夹缝中生存的张作霖,两面讨好,两面敷衍!
战争结束后,他的部队扩充到了3个营!
张作霖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他的根在东北。不管在与各军阀的斗争中有如何的失意,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过这片热土!
而日本人同样也没有放弃过对东北的渴望,他们一直妄想把整个东北变成一个实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建立满蒙王国。
于是,张作霖利用日本的势力建立自己的政权,日本人利用张作霖为日本在东北谋取更大的利益。
双方各怀心事,互相利用。
张作霖做事圆滑,但他有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中国人的良知!
当日本人终于发现张作霖根本不会做他们的傀儡的时候,张作霖就成了实现“满蒙独立运动”的最大障碍!
当日本人对东北虎视眈眈的时候,北方的沙皇俄国其实一直就谗涎这块肥肉,甚至把吞并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国策.。
1898年8月动工的东清铁路,从俄国赤塔经中国的满洲里、呈“T”字形,分布在东北的广大地区。
东清铁路后来简称中东铁路,并于1903年7月14日,全线通车。
1922年2月28日,北京政府与苏俄、远东共和国两政府代表签署了协定,明确规定了中东铁路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等内容。
,已经相对独立于北洋政府的张作霖,却拒绝承认这份协议!
于是,围绕中东铁路,张作霖和苏俄展开了长期的长争。1926年7月,张作霖使用武力控制了中东铁路!
此后, 中东铁路沿线的情况越来越糟。这种糟糕的局势,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苏方对张作霖非常不满!
皇姑屯事件中,大帅归天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逐渐分化为三个派系直系、皖系与奉系。其中,张作霖是奉系的首领。
为了争夺北京中央政权,各军阀之间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28年4月5日,老蒋又发动了“第二次北伐”战争。
5月下旬,蒋军逼近京津,当时在北京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的张作霖,深感大势已去!
6月2日张作霖宣布无奈退出北京,回到根据地东北去。
1928年6月2日,张作霖从北京出发,乘专列返回奉天。4日5点30分,天微微亮,专列在皇姑屯附近遇到了大爆炸。
张作霖坐在第5节车厢,正中目标!
当时,张作霖身受重伤,送往督军府没多久就逝世了,享年53岁。
张作霖被炸死后,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对这件事负责!
20多年后,日本当事人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于1946年5月3日开始,到1948年11月12日结束,历时两年半。这段历史,又称为东京审判。
在这次东京审判上,日本前陆军省兵工局长东宫隆吉少将供认,炸死张作霖的是前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等人。
当时,东宫隆吉是奉天独立守备大队的中队长,驻守皇姑屯三洞桥附近。1928年6月4日皇姑屯事件的爆炸引爆按纽,就是他本人亲手按下的。
不过,他是受河本大佐的命令。
1954年,作为皇姑屯事件的主要责任人河本大作,亲自口述《我杀死了张作霖》一文。
在这本书里,河本大作口述了自己操纵皇姑屯事件的详细始末。
自此,在张作霖去世后的26年,凶手才真正的水落石出!
凶手另有其人?
这里所说的凶手,是传说中的苏军。我们一起来看看,凶手成为苏军的成长之路。
2000年,俄国小说家德米特里·普罗霍洛夫,与人合著《GRU帝国》。在该书中,作者大胆假设皇姑屯事件是苏联情报机关所为。
不过,该书的俄文版发行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2003年,珠海出版社出版《克格勃女间谍档案大》,作者托托。
他自称“无意中发现了苏联军事情报部门与张作霖父子相互关系的有关史料”。
2005年,英国作家张戎出版《MAOThe Unknon Story》,在书中提及张作霖之死是说
“史书上说这是日本人干的事,但最近俄罗斯情报方面称,暗杀是斯大林下令、由后来杀死托洛茨基的爱廷贡(Naum Eitingon)组织的,然后弄得像日本人搞的一样。”
2006年《MAOThe Unknon Story》日文版上市,因为作者始终未拿出史料证据来,在日本也没闹哄多久。
因为他的结论是道听途说!
2008年,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出版《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作者还是托托,一位旅俄中国商人。在该书的第七章,作者坚持认为杀张作霖的是苏军。
证据来源,就是引用自己的书《克格勃女间谍档案大》中的史料。这本书出版后,在中国被热炒了一番!
其实,托托的作品多以、猎奇为卖点。用现在时行的话就是,通过蹭流量写爆文,达到多卖书的目的。
原来如此,所谓苏军是杀害张作霖的凶手,不过是作者的假设,道听途说,或者是炒作而已。
三少说
这个世界,没有谁会把杀人的罪名自己往自己身上揽,何况还是在国际法庭上。所以,日本人的有罪供述是可信的。
至于,苏军,从来就没有人自己站出来说话,所谓的结论只存在于小说家的笔下,别无其他。
亲,你认为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见解。
7、张宗昌和张作霖是不是上下级的关系?他是如何在奉军中一步步壮大起来的?
张宗昌此人被称为“狗肉将军”,可见名声不是很好,他在投奉之前,便已经投过不少人了。
他还被称为“三不知将军”,不知道自己有多少枪,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
张宗昌小时候过的很是凄苦,他娘为了一碗饭,抛下他爹和他去给一个能让她吃得起饭的男人当了媳妇;他爹为了一碗饭,一手拽着他走上了“闯关东”的路;他为了一碗饭,放过牛,当过胡匪,挖过矿,在海参崴当过华人警察。
所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小人物要想活的好,要想往上爬,便得不要脸,脸值几个钱?一文不值。
这个道理,让他练成了一个人精,也让他练出了一身手段,从而让他得以在近代这个烂泥潭里脱颖而出,成了手握一方军政的军阀。
他曾经为了脱离流氓混混的行列,从海参崴拉了一支队伍回了国,后来投到了陈其美麾下,1913年便混到了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的位置。不过,当他看到孙先生不是袁总统的对手后,他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北洋一系,投入到了冯国璋麾下。
后来,冯国璋失势,张宗昌又被人打成了光杆司令,张狗肉原本想投靠曹锟,却被吴佩孚拒之门外,他只好改投张作霖。
说到张宗昌投靠张作霖,也是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当时,张宗昌在江西被江西督军陈光远打得落荒而逃,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他可不会甘心这么被人踩在脚下,所以,他为了重新爬起来,想到了一个办法——既然曾经能够投靠冯国璋,如今冯国璋失势了,为什么不能投同是直系的曹锟?
他知道曹锟这个人贪财,所以为了让曹锟接纳自己,特意花钱买了十几个金狮子送到了曹锟的面前。
曹锟一看到金狮子,果然两眼发光,颇为意动,正当他打算答应接纳张宗昌的时候,此时掌握直系军权的吴佩孚却跳了出来,然后对着曹锟摇摇头,便断了张宗昌投靠曹锟,从而依靠直系势力重新崛起的念头。
张宗昌顿时尴尬不已,可是一咬牙又想到,你吴佩孚不肯收留我,我还不信除了你便没人收留我了?
除了曹锟、吴佩孚二人,张宗昌想到了谁?远在奉天的张作霖!
可是,投曹、吴让他赔了金狮子又折了脸面,这时候的张宗昌也没多少钱了,想要投靠张作霖的话,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
他左瞧瞧,右看看,心中一叹,他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了。
不过,张宗昌这厮也不愧是一个人精,他看除了张作霖的野心,所以挑了两只破粪筐去见张作霖,张作霖当时一看便黑了脸,一脸鄙夷地看着跳着粪筐的张宗昌。
张宗昌也不以为意,实则是不得不不以为意,他一咧嘴便笑呵呵地对张作霖说,听说大帅要盖楼,俺特意给您打基挑土来了!
这话说的很妙,所以张作霖听完后便也乐呵呵地收留了他。
张作霖收留了张宗昌,却也没有予以重用,不过是念着他说了句中听的话,给他一口饭吃罢了。
,张宗昌却不想一直吃冷饭,所以无时不刻地寻找机会往上爬。
后来,张作霖输掉了直奉战争,又逢吉林生乱,张作霖为此可没少发愁,张宗昌一看,机会来了!
于是,他赶紧主动向张作霖请缨,张作霖说给不了他太多人,他也仍然执意带着一小支人马去了吉林,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还真成功地解决了吉林的叛乱。
张宗昌便这么获得了张作霖的信任,有了张作霖的信任,他自然也能够顺利地爬起来了。
他想在奉系站稳脚跟,可是,却遭到了郭松龄的讥讽和打压,在和郭松龄较量的过程中又让人看到了他的“真小人”。
当时,郭松龄斥骂了张宗昌一句,操你张宗昌的娘。
这话换成旁人听了,即便不敢回嘴,恐怕也会将自己的怒写在脸上,可是,张宗昌的应对之策却让所有人“黯然失色”,只听他朗声说道,你操俺娘,你就是俺爹了!
然后,他便“扑通”一声,对着郭松龄跪了下去。
张宗昌这一跪,让郭松龄也没话说了。
后来,张宗昌为奉张屡立战功,和郭松龄、姜登选、韩麟春、李景林几人并列张作霖麾下“五虎将”,所以他是张作霖的部将,张作霖也是他的直属领导。
只是他当了山东督军后,自己手里的钱和枪越来越多了,底气便足了,说话的嗓门也大了,心也膨胀了起来,纵是张作霖对他有意见,也不会、也不敢拿他怎么样。
了,张宗昌也没想过脱离奉系,毕竟奉系这棵树,在他的势力远没有超过奉系之前,他是不会抛开的。
只不过,张宗昌没有等到自己的势力超过奉系或者奉系衰落的不在值得他依附的那一天,浩浩荡荡的北伐军便打了过来,吴佩孚和孙传芳被打趴下了,他也被打得抱头鼠窜,跑去了日本。
张宗昌也曾想过收拢旧部,东山再起,却被早有提防的韩复榘派人给一枪崩了!
张宗昌虽是一个贪权、贪财、贪色的“真小人”,可是,纵观他的一生,倒也堪称传奇了。
不论是在哪个时代,小人都可谓是多如牛毛,可是能够成为张宗昌这样的“真小人”的却是凤毛麟角,能够成为一方诸侯的“真小人”更是万里挑一。
只是,他一生所为,终究是一介自私自利之军阀,也终究会不可抵挡地被时代抛弃。
准确说,是张宗昌曾经和张作霖有过上下级关系。后来张宗昌翅膀硬了,就自己做自己的上级了。
在投靠张作霖的奉系之前,张宗昌也曾有过辉煌时光。那时候,他最高做过师长。可是,在一次战斗中,张宗昌的那个师几乎全军覆没,剩下张宗昌一个光杆师长灰溜溜地逃了回来。上峰大怒,取消了张宗昌所在师的番号,也赶走了张宗昌。
张宗昌四处寻找机会,最终找到了奉系的张作霖那里。他对张作霖说,咱都姓张,是本家,你得收留我。
张作霖也是草莽,虽然瞧不起张宗昌,但也不至于把他拒之门外。不过,由于张宗昌手里没有兵,只是个光杆,张作霖便让他从营连长这样的小虾米开始干起。张作霖告诉张宗昌你别嫌小,以后你拉起的队伍有多大,我就让你做多大的官。
张宗昌也算是条汉子,能屈能伸。他真的当了一个小营长。
当时,东北的土匪特别多。而张宗昌以前在东北混过,与很多土匪都是熟人。于是,他便找到以前的那些老熟人,把他们纷纷拉到了自己的队伍中。甚至一些跑过来的白俄兵,也被张宗昌收罗帐下。
不久之后,张宗昌手里的人马就基本达到一个师的兵力了。可是张作霖压了他一下,只给了他一个旅长。
张宗昌也不在乎。但军饷是大问题。一个旅的军饷,怎么养活一个师?张宗昌也有办法。他在辖区内种大烟,以此筹集军饷。
在奉系内部,很多人是瞧不起张宗昌的。比如郭松龄,曾经当面爆粗,问候张宗昌的老母。可是张宗昌面不改色,直接认郭松龄当干爹,闹了郭松龄一个大红脸。
到了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张宗昌开始大展拳脚了。
前面说过,张宗昌手下军队的编制和实际人数是不相符的。比如他名义上是师长,其实手里有好几个师的兵力。那么,当他被分派的是一个师的任务时,实际上是几个师的兵力在完成这个任务。
这哪能打不赢呢?
,张宗昌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大放异彩,一路势如破竹,为奉系强多了大量的地盘。
这场战争结束后,张宗昌已经脱胎换骨了,成为盘踞山东的一个大军阀。
在北伐前,北洋军阀只剩下四个真正有实力的,分别是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和张宗昌。
那时候的张宗昌,手里已经有十万大军,隐隐可以和张作霖等人平起平坐了。
张宗昌是山东掖县人,曾经在东北当过土匪。1912年成为上海都督陈其美(常凯申的大哥,二陈兄弟的叔叔)手下的军官,1913年任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二次革命”时投靠冯国璋,成为了直系将领,并担任陆军第六混成旅旅长。1918年跟随张怀芝并升任暂编陆军第一师师长,1921年所部被江西督军陈光远包围解散。在这种情况下,张宗昌投靠了同样是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在奉系军阀张作霖手下当了宪兵营营长。
张宗昌毕竟是当过师长的人,自然有两把刷子。在张作霖手下,张宗昌很快就从营长干到了奉天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已经是奉军第一军副军长的张宗昌大败直军,张乘机收编了溃败的直军,从而扩大了自己的实力。
1925年,张宗昌将所部调到徐州,目的是占领山东。善后会议期间,张作霖提出了“鲁人治鲁”和津浦线作为奉系势力范围的要求,并向段祺瑞提出张宗昌督鲁,最终段祺瑞任命张宗昌督鲁。
张宗昌是奉系将领,但不是嫡系。被任命为山东督军后,张宗昌马上就对原来山东的部队进行改编或遣散。就这样张宗昌改编2.8万山东部队,加上他带来的5个旅和2个梯队月6.5万,张宗昌的手里约10万人控制了整个山东。
张宗昌后来和直系的孙传芳组成了直鲁联军,曾经的敌人变成了朋友。1926年张作霖控制了北京政府后,张作霖被推举为安国军总司令,张宗昌和孙传芳任副总司令。皇姑屯事件之后,张宗昌要求入关,遭到张学良的拒绝。同年9月,张宗昌的五万人马被白崇禧包围收编,张宗昌乘坐一艘小船逃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