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六安瓜片茶的功效与价格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9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六安瓜片是什么茶,它的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在明代时期,安徽六安瓜片已经闻名天下,成为当时皇室贡茶。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六安瓜片更是名声声远扬,乾隆皇帝更是赞不绝口,称其为“天下第一茶”。现在,六安瓜片已经成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世界三大名茶之一。


一六安瓜片是什么茶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名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六安瓜片(又称片茶),外形单片平展、顺直、匀整,叶边背卷、平展,不带芽梗,形似瓜子,色泽宝绿,叶被白霜,明亮油润。

二六安瓜片是什么茶是茶还是红茶?

一笑堂瓜片属于绿茶。一笑堂六安瓜片有许多健康养生作用,许多人平常喜爱饮茶,一笑堂六安瓜片还是不错的。

六安瓜片,汉人传统式茗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通称瓜片。是全部绿茶叶之中营养成分最大的茶叶,由于都是叶子茶生长发育期长,茶叶的植物光合作用時间长,茶叶存款的营养物质多。


三六安瓜片茶的功效与价格

看你买什么样的六安瓜片,六安瓜片分为极品、精品、特级 、一级 极品分为五星、三星、 特级分为特级五星、特级三星的
一般明前六安瓜片200元一斤。几千元上万的也有。
推荐答案 目前出来的瓜片都是新茶,价格相对高一点,价格再0多0多不等,过段时间茶叶的价格就会降到0多。我说的这些都是大批量的茶叶,不是什么多好的茶叶,极品的瓜片价格是上千甚至数千的。(我平常喝的茶叶就是0的) [详细]

四六安瓜片茶多少钱一斤

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价格不等,差的勉强叫六安瓜片的茶叶一百元左右一斤,甚至再低些也有的,好的几百几千一斤都有。
正宗六安瓜片茶叶的价格,根据品级不同,一般从200元一斤到上万元一斤不等,具体得根据茶叶采摘季节、制作工艺、品牌包装等因素来决定。
家庭喝一般人民币100+到300+一斤,礼盒装一般500元到1000元以上。希望采纳!
看买六安瓜片六安瓜片:极品、精品、特级
特级:特级五星、特级三星
般明前六安瓜片200元斤几千元万
茶的原料是茶青,也就是茶树上采下的鲜叶。茶树种植与茶园管护成本对于茶青价格会有一定的影响,但鲜叶价格受采摘成本的影响更大。早春的茶芽采摘成本很高,一斤成品茶叶往往需要5万甚至更多的芽头。
一个熟练的采摘人员,在种植方式良好的茶园里,也需要一天才能采到这么多茶芽。而一些比较老的茶园,或者“野生茶”“老树茶”,茶树形态生长环境不便于采摘,采摘成本就更高。所以说,茶叶的价格很难说得清楚的,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来定的。不打农药的茶叶也是有的,或者你可以到待客九品预定茶叶,茶树下放养跑山鸡,虫害较少,严格控制质量。不过待客九品每年的茶产量较少,都是需要提前预定的!

五六安瓜片茶图片

上一篇文章中已经讲到了绿茶细分领域中的特种绿茶——西湖龙井,今天我们讲一个特种绿茶——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产于皖西金寨、霍山、六安境内,以齐头山蝙蝠洞—带所产者为最佳,称“齐山名片”,过去分为提片(1、2 叶)、瓜片(3 叶)、梅片(4 叶以上)三个花色,现除齐头山附近地区生产名片外,其余统称瓜片。

六安瓜片分类


六安瓜片是我国绿茶中唯一不采梗、不采芽、只采叶的片茶。

六安瓜片历史上按采摘季节和原料不同有银针(芽尖)、提片(第 1、2 片叶)、瓜片(第3片叶)、梅片(第4 片叶以上)之分。

地标《DB34/T 237-2017 地理标志产品 六安瓜片茶》中六安瓜片茶分为精品、特一、特二、一级、二级、三级六个级别。

具体品质特点如表中内容所示。

六安瓜片的内山与外山之分

六安瓜片按地势高低,分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

内山瓜片产地紧邻齐头山的金寨县齐山、响洪甸、鲜花岭,六安市黄涧河、独山、龙门冲,霍山县诸佛庵等地,海拔 300㎡以上的山区。除此都属外山瓜片产地。

内山瓜片茶树多生长在高崖石隙,山涧峡谷,终年云雾弥漫,土质肥沃,茶叶品质优异。

品质特点


六安瓜片外形叶缘向背面翻卷,每一片不带芽和茎梗,微向上重叠,形似瓜子,自然平展;机制瓜片卷曲度大,似条状,有人称“瓜条”色泽宝绿,大小匀整。内质香气清高,水色碧绿,味甘鲜醇,叶底黄绿明亮。

鲜叶采摘


目前瓜片的鲜叶采摘方法进行改进已与传统采摘方法不同。

新的采摘方法

待茶树新梢生长至一芽二、三叶或三、四叶,每枝有一两张大片开采,采新梢上较成熟的三、四叶,留芽与幼嫩的叶片、鱼片在嫩梢上,待芽叶展开,嫩叶生长到一定的成熟度再采摘。现在的采摘方式省了“扳片”的传统工序,形成了生产瓜片茶园中树立着梗长嫩茎的独特风景。

工艺流程


传统加工工艺流程

鲜叶验收→生锅→熟锅→毛火→拉小火→拉老火→成品茶。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鲜叶摊放→滚炒杀青→轻揉→理条机做形→远红外烘焙→辉锅机上霜→远红外烘焙→成品茶。

炒片与烘焙


炒片是形成瓜片特殊品质的关键,分生锅、熟锅两个过程。

用于炒制瓜片的炒茶锅口径约 70 cm,呈 30°倾斜,两锅相邻,一生一熟。锅温掌握是关键生锅以180~200 ℃,熟锅以 160~180 ℃为宜,炒嫩片稍高,炒老片略低。每次投叶嫩片 25~50 g,中等50~100 g,老片不超过 250 g。鲜叶下锅后,手执竹帚压在茶叶上面、使叶片贴锅旋转翻炒,动作迅速轻巧,使其受热均匀。又不会将叶片压扁或挤成条状。炒1~2 min,叶片萎缩柔软,叶色转暗时,为生锅翻炒适度,立即用竹帚将叶片扫入熟锅。
熟锅主要是整形。采用边炒边拍的动作,使叶片成片状。总历时约 3min。

烘焙分毛火、拉小火、拉老火三次进行。烘焙用大型烘笼,直径 120 cm,烘顶高75~80 cm。

毛火

温度掌握 100 ℃左右。摊叶量嫩叶不超过 1.5 kg,老叶可稍多,每隔 2~3min翻拌一次,先长后短,翻时将笼抬开,避免茶末落到火上产生烟气。毛火叶含水量到达嫩片10%~20%,老片 9%~10%就可结束烘培。然后拣去黄片、漂叶、红筋、糊片、杂质,将嫩片、老片混匀。

拉小火

目的是蒸发多余水分和发展香气。最迟在毛火后一天进行,每笼摊毛火叶2.5~3 kg。拉小火需要一种特制的“火摊子”,是用砖块围着燃烧的段栗炭做成,直径 80~90 cm,高约 20 cm。拉小火采用有明火的“火摊子”。俩人抬笼在“火摊子”上烘 3~4 s就移开,另换一笼上烘,每个火摊子可烘 2~3 笼,轮流交替进行,每笼走烘 40~50 次,烘到含水量10%以下(九成多干)下烘。摊凉装篓,一两天后拉老火。

拉老火

是一次烘焙,对形成特殊的色、香、味影响极大。火温比小火要高而均匀,“火摊子”较大,火苗更高,每笼摊小火叶 3~4 kg。由两人拾烘笼在炭火上烘焙 2~3s,即抬下翻茶,依此抬上抬下,边烘边翻。为充分利用炭火,可 2~3 只烘笼轮流上烘。两人抬笼走烘 50~60 次,多达 70 次,热浪滚滚,人流不息,实为我国茶叶烘焙技术中别具一格的“火功”。拉老火的原则是嫩片少,老片多,晴天少,雨天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烘至表面上霜、叶片双手捏成粉末,即可下烘。趁热装入镀锌铁皮桶内,装满振实。焊锡密封。

拉老火对瓜片香味影响很大,过度则失去清香,汤色发黄,味欠鲜爽;不足则清香不透,滋味欠醇。

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

欲了解《100篇茶叶入门知识普及第6篇特种绿茶——西湖龙井》的可以点击了解更多查看。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