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本月球之谜,小学课本月球之谜电子书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2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小学课本月球之谜为什么嫦娥奔月是假的?小学生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太丢人了!一起来看看吧!这是一篇关于月球的文章,文章中提到了嫦娥奔月的故事,让人感觉非常神奇,不过这个故事是假的,因为根本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那么为什么嫦娥会飞呢?难道真的是上天派来的仙女吗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这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已。

一、教科书上的知识一定都正确吗?你怎么看?

优质答案1

普及知识,培养人才,百年育人关乎国家强盛和未来,教育事业重中之重。教科书知识内容不能儿戏,人文历史,科技研发,地史政学,精密核算等等都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未来发展,不能有一点点差错。

优质答案2

追求绝对正确,本身这件事就是不科学的,科学都不保证结论是完全正确的,这恰好就是科学的特点,强调永恒真理,绝对正确,完美无缺等等正是非科学的宗教与迷信所刻意去追求的。

科学不一定是正确的,这是正是科学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科学的观点,一定是基于当前所能获得客观事实得出最接近客观规律的认识。

人类现代文明可以说是科学的文明,教科书可以说是科学的教科书,正如科学不否认科学内部存在错误,那么教科书也是一样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不正确。

,科学的态度就是,一旦发现问题,并且基于客观事实得出正确观点,科学立即就剔除原先错误观点,将正确观点吸收为科学的一部分,这正是科学常新的原因。

同理教科书也是一样,教科书通常就是科学中最基础的知识,一般不会有太多问题,正确率绝对高于一般的科普以及其他书籍。问题还是不可避免,但通常负责人的教科书编写者,一旦发现问题立马就解决问题,这也是科学和客观的。

追求绝对正确,绝对真理都是从宗教迷信保留的残余,科学的认识科学中可能存在错误,有错必改才是科学的态度。科学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一定是现阶段最接近正确那个,教科书也是如此。

优质答案3

教科书的知识不一定都正确,这是毋庸置疑的。个人观点如下

认知能力的提高改变判断知识正确与否

现在教科书的知识,都是在人们现有认知的基础上获得的。

知识一直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改变的。有些时候只能说教科书上的知识只是在现有阶段是正确的,但完全不排除后续人们的改变。比如说,早期的时候, “天圆地方”说广为流传,人们也一直默认着天圆地方说。,随着人们科技的进步,不断的探索,人们发现了天圆地方说的错误,从而进行了相应的改变。

人类的进步一直是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是否可靠正确,需要用实践进行检验。,有些时候,往往人们眼中看到的,有时候却不是真实的、正确的。

,细心的话我们也会发现,我们小时候课本上有些内容不仅进行了修改,甚至进行了删除。这也足以说明知识的严肃性、科学性,以前教科书上的知识正确,但完全代表在后续人们的认知过程中进行改变。

二、课本上有哪些与常识不符的文章?

优质答案1

严重分科,语文老师讲六六六粉是科学家经过六百六十六次试验才成功的,所以叫六六六粉。化学老师讲,六个氯原子,六个氢原子,六个碳原子才叫六六六粉。都是知识分子,学识如此片面。必须强制式九年义务教育,就是变中考为合格考试。每门六十五分为及格,须门门过关。有不及格的学科,免费再学。最消重点高中,只在高中中设快慢班。

优质答案2

教材配图被挑错盛开的桃花和小雏燕出现在了同一张图中。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教师施兵“找茬”大学英语教材,引发关注。他为教材挑错的行为非常专业,历时2年,查阅100多本教材、资料,撰写近30页的《大学英语教材质量分析报告》,而且还提交给了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也称对查证属实的问题将更正。国人重教育,也就格外关注教材,近年,各地有不少教师、学生、家长,还有热心网友纷纷上阵,为教材挑错。那么,他们挑出的错误都有哪些呢?教材真的存在那么多错误吗?小编梳理后发现,语文教材是大家挑错最多的,数学、英语也未能幸免。

  错漏、标点符号不当

  施兵找出的大学英语教材错漏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两类。他说,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语言错误,“因为这书本身就是教学生学语言的。”这些出错教材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材,施兵甚至也指出了自己所在的北京林业大学英语教材中存在的多处错误“辜正坤是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国内顶级英语专家,由他审订的《中国文化通览》各类错误竟多达26个。像我们学校,北京林业大学教材错误也是非常多的,出了一套承接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一套三本,各类错误100多个,非常多。”

  郑州教师彭帮怀近年来多次对教材进行纠错。2006年,他为苏州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苏教版)语文教材挑出60多处标点符号错误。之后,又为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教材纠错。9年纠错,有的有判决,有的法院不予受理,仅仅是投诉。其中,2013年,彭帮怀以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有多处错误为由,将出版社和新华书店告上法庭,随后出版社在官方网站发出致歉信,并向使用该教材的学校发行“勘误表”改正其中6处错误,鉴于出版社的态度和做法,彭帮怀撤诉。此事曾引起广泛关注。

  常识错误

  据《法制晚报》2014年报道,一名网友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两篇课文《燕子专列》和《月球之谜》里,指出了常识性错误。

  《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一年春天,瑞士有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向北方在迁徙,遇到风雪,气温骤降,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为此,政府呼吁人们行动起来,救助燕子,并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针对这篇课文,网友提出质疑,如此救助燕子,合乎情理吗?

  《月球之谜》讲的是,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人们将细菌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课文中评价,“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细菌不能在月球的尘土上生长,就能称之为杀菌吗?这位网友提出疑问。

  《法制晚报》记者联系专家给予解答,证实这两处确实有错误,但网友指出的其它几处常识错误,专家认为并不存在。

  另据《金陵晚报》报道,南京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发现苏教版数学课本“扇形统计图”单元有一处错误,根据所给百分比算出的人数出现了小数点。

  南京东方数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核心作者储平解释,这道题的统计数据来源于现实,“我们老师在自己班上对学生做了实际调查”,在提供百分比数字时,为了学生作图方便,尽量四舍五入选择整数,所以精确度不是很高。题目中没有对班级人数浮动做出说明,是因为教材围绕教学目标,要简洁明了,不宜有太多说明解释,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那些年我们教材上的错误


 扬州小学生“挑刺”插图服饰。

  配图错误

  《新华日报》、《扬州晚报》曾报道,今年初,徐州退休工人指出苏教版5年级《语文》(上册)中插图出错,“将3月的桃花画成6月怒放,闹笑话,小雏燕和盛开的桃花不应出现在同一张图中。

  上海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鸟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唐思贤通过分析认为,等雏燕长到图中会飞那么大时,苏沪地区已到六七月,桃花早谢了。

  一位苗族学生曾对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一幅插图,提出疑问。书上《练习一》的口语交际中,第一幅图中有许多少数民族男女在跳竹竿舞,当时教学参考书给出的答案是苗族男女。但该学生认为跳舞的人服饰不对,且与当地习俗不符,进一步查阅资料后,学生给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辑写信反映了这个问题。现在,最新一版的语文教材已对这个错误进行了修订,参考答案改成了黎族。

  一位家长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春日偶成》一诗插图中,人物明显穿着汉服,他的衣襟是右边在上,但我国古代汉族的传统服装一向有左襟右衽的说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书中的张作霖照片并非张本人,屈原、祖冲之的衣襟穿反,战国时期的孙膑坐上轮椅……这些简单的错误,也曾被指出。

  那些年我们教材上的错误


彭帮怀指出“千锤万击出深山”。

  版本不同

  据《郑州晚报》报道,彭帮怀2014年9月向报社反映,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发现3首古诗和人教版的不一致,而课程标准的用字和人教版相同。

  第一处不同苏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0页的课文《石灰吟》中,第一句用的是“千锤万击出深山”,人教版和课程标准规定使用的是“千锤万凿出深山”。

  第二处不同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42页课文《清平乐村居》里写的是“最喜小儿无赖”,人教版用的“最喜小儿亡赖”。“这个‘无’字,本应是通假字‘亡’,人教版教材和课程标准中均使用的‘亡’字。”

  第三处错误四年级上册课本第13页《望洞庭》一诗,“遥望洞庭山水色”一句,人教版教和课程标准使用的是“遥望洞庭山水翠”。

  但有专家表示,版本不同并不代表错误。“古代书籍在流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传写之讹,或经过后人的改动,因而不期刻印的同一书籍,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少数字句会有一些差异,甚至差异很大。”

  中原区一位小学语文老师说,“后人在选用这些文章时,一般会挑选一个错误少的好的版本,或经过今人校勘过的本子,这样错误会少一点。尽管少数字句有所不同,但各有优长,不能完全否定谁、肯定谁。”

  据央广网报道,彭帮怀一共挑出了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上册129处“瑕疵”,将出售书店和出版单位告上了法院,经过审判,彭老师一审被判败诉。其中,他还指出,《一株紫丁香》在不同版本教材中作者不同,有滕毓旭、于旭。

  古文注释有误、翻译不当

  据《新华每日电讯》消息,山西运城芮城县教师张号立在30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语文教材产生很多疑问。退休后,他开始系统研究,对人教版初中《语文》中所有古诗文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部分教材,运用《汉语大词典》进行了逐字查证、研究,并按该辞书准确的注释进行重新翻译,撰写成《初中古诗文新译》一书,找出了教材中400多例不同程度的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八百里分麾下炙’,教材中注释为,‘麾下,军旗下面,指军营里。炙,切碎的熟肉。’我查阅多部辞书,认为这一翻译不准确,应以《汉语大词典》中‘麾下谓军旗之下,即部下;炙烤熟的肉食,佳馔’为据作注。”张号立说。

  这是2014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古诗词。张号立在查阅了《汉语大词典》、《辞源》等多部辞书之后得出了以上结论。

  张号立找到的400多处问题,均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考证,其中有些注解是全错,有些是一部分错,有些是概念界定不准确,有些是古文翻译不够简练和贴近原文。

  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中,有一句为“在车师西门外伫立等待大军报捷”。编者把“献捷”译为“报捷”。而张号立查阅四部辞书,均注释“献捷古代打胜仗后,进献所获的俘虏及战利品。报捷报告胜利消息。”

  “教材中将‘献捷’译为‘报捷’明显有误,这两个词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张号立说。

  那些年我们教材上的错误


面对记者,彭帮怀拿出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课标》,举例说明缺陷。

  教材缺陷导致学生学不好作文

  相对于前面纠错的类型,这个类型似乎显得有些牵强。还是彭帮怀,他在今年的8月份亮剑,指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存在缺陷,达不到国家标准,导致学生学不好作文,遂向法院提交诉状。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已立案。

  在起诉书复印件上,彭帮怀详细归纳了几点苏教版教科书的编写体例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中作文的总目标不符,习作编写不符合《课标》要求,漏掉重要环节,习作次数也达不到《课标》规定次数,不能体现《课标》精神等,并列举了多个实例。

  “《课标》里说,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来进行指导,你看这是5个环节,而教科书上只限于出个题,就叫你起草,叫你写,漏掉了取材、立意、构思3个环节,漏掉的3个环节是造成学生不知怎么写。”彭帮怀举例并质疑“正常来说,学生只要把书学会,基本上就能写了,为什么现在学生把这个学了仍然还不行?主要还是书有缺陷,没按照国家标准来编写,存在产品缺陷。”

  出版社认为被纠错问题多是歧义纠错者盼建交流平台

  通过上述介绍我们不难发现,大家为教材挑出的错误,有些确实存在,可以下结论,出版社也可以做更正;有的错误确实很难界定,像古诗的不同版本,就存在着流传不同等历史原因,不能定性为错误;还有的可能属于纠错者的一家之言。一些纠错者会跟出版社、教育局沟通,有的得到了很好的回应,有的则沟通并不顺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