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之谜的小报 南极小报

未解之谜 2023-03-16 07:12www.188915.com世界未解之谜
1998年,湖北人赖春临大专毕业,去了一家电脑租赁公司,工作不到两个月被派到郑州开拓市场,后来决定自主创业。
 
2006年4月,她的公司还叫盛天信息,在武汉南极电脑城跟保安协商租了一个小小的走廊,做组装电脑业务。
 
创业初期,盛天的主业之一是做网吧管理软件。2014年,盛天网络销售收入约为2.3亿元,其中1.74亿元为广告及技术服务收入。
 
2015年底,盛天网络登陆创业板,成为湖北省第一家互联网上市公司,随后接连13个涨停板,公司市值过百亿元。
 
赖春临持有的股份市值超过45亿元,成为当年的湖北女首富,当时她还不到40岁。
 
不过,上市以后,盛天网络发展并不算好,净利润下滑,高管频繁减持,股价由最高时的106元,跌到目前的17元,市值也只有41亿元了。

一南极小报图片

网上疯传的“纳粹冰船”照片是真的吗?在南极真隐藏有纳粹基地?

上周,一位ID为MrMBB333在油管上上传了一段视频,显示在南极海岸线附近大约160千米的位置发现了一座奇怪的冰山,整体是一艘船的形状,大约有121米长,有上层建筑和舷窗,还有水平的甲板,看起来就像是一艘船!

部分阴谋论者留言认为这是一艘“纳粹冰船”,和传闻中的纳粹南极秘密基地有关,结果引起了大量网友的评论和转发,已经成为油管上一个热点!

所谓的“纳粹冰船”

这艘船的位置在南极洲靠近新西兰一侧,距离海岸大约160千米,从谷歌地图上看起来,这块浮冰确实非常像一艘船的侧影,上面可以清晰看到舷窗结构,但粗看上去有些粗短矮胖,就像前后被压缩的了早期无动力趸船!

纳粹冰船的位置

各位依照上图,很容易即可找到该“冰船”的具体位置,需要GOOGLE地图,不过这对各位老司机来说,查阅到GOOGLE地图并不是什么难事!

上图是精确坐标,输入即可直接到达,这艘船看起来非常神似,不过以正常思维理解,在卫星的高度上看地面目标,基本都是垂直的,或者会有倾斜角度,但整体上来说应该看到的是俯视投影,也就是说应该是在船体正上方观看,那么看到的将不可能如下图那样的侧影!

纳粹冰船

如果能看到如此形状的船舶影像,那么又两个可能,一个是这艘船已经翻了,侧躺在水面上,另一个可能则是它根本就不是一艘船,而是一块正投影看起来很像船侧面的冰山!

但很多阴谋论者并不为所动,他们认为此时正值新冠疫情期间,这艘神秘的船舶正是各国领导去往南极避难的冰船,为避免泄漏行踪而被伪装成了冰山的样子!但各位可能不了解的是GOOGLE地图并非实时更新,很多区域更新时间长达数年!

简单的说你看到的这艘船可能是几年前拍摄的,根本不是现在的时刻,因为当前是北半球的夏天,而南极正处在极夜,此处是南纬66度左右,尽管一年中只会出现一次24小时极夜,但太阳在地平线位置是极低的,而上图的太阳视角明显与冰山阴影不符(按时间算,冰山的阴影应该更长)。

但阴谋论者不管这些,而是固执己见,这种明显低级的错误也会成为油管上的热闻也是醉了,可见西方很多阴谋论的粉丝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科学思维,甚至连最基本的地理与三维投影知识都没有,实在是阔怕!

延伸阅读纳粹南极基地

关于纳粹德国在南极的基地传闻中,大概有如下几类南极纳粹地下城、秘密军事基地、希特勒逃亡南极等,这些计划的源头大致来自一个“新施瓦本”计划,原因是一战失败后德国物资奇缺,而通过南极获得鲸脂这种工业与民用都必须的物资就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新施瓦本计划得以实施!

1939年1月19日,施瓦本号满载着33名科考队员和24名船员,从德国汉堡港出发,一路向南抵达了南极著名的玛塔公主海岸,并且让船上的可靠飞机能飞到最远的南极大陆深处,投下了一面纳粹国旗,以示主权,这也是纳粹南极基地的由来之一!

但德国人在南极啥都没得到,只留下了16000张照片,不过经过二战的大轰炸,一万多张照片中只留下了600张,这就是德国远征南极的全部资产!二战后很多纳粹战犯跑到了南美过上了隐居的生活,这让很多阴谋论者有强大的发挥余地!

1947年的《希特勒还活着》(Hitler está vivo)一书中宣称希特勒在南极建立的新的“鹰巢”,这让南极更加增添了神秘色彩,而在1946年美国空军在南极实施的一项“高空降落”则成了寻找纳粹南极秘密基地的口实,据称该计划执行过程中有三名美国士兵命丧南极,而发起该行动的退役海军部长也突患精神病等等!

不过据公开的“HIGH JUMP”行动中,美军确实有三名士兵死于坠机,而且组织该计划的是海军少将Richard E. Byrd,实施行动的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少将理查德·H·克鲁森(Richard H. Cruzen),但该计划和纳粹德国却毫无关系,唯一能扯得上联系的是美国也和德国一样,为了南极领土而来!当时该计划的主要诉求如下

Operation Highjump

对于这样公开的资料是没有人相信的,甚至更扯的是后来还搞出一个纳粹月球背面基地的传闻,当年V2火箭连第一宇宙速度都达不到,又何来月球基地呢?再说了即使到现在人类都还没有彻底搞定封闭空间内的生态循环,70几年前的纳粹德国就已经搞定了?实在是太可怕了,居然会有人相信这样的传闻!

如果您有不同意见,不妨留言探讨下!


二南极科考小报

执笔/胡一刀、叨叨姐&斩魄刀

最近澳大利亚真的病得不轻。

其中,“病情”最严重的澳大利亚现任高官,恐怕要数内政部长彼得·达顿。此人的反华“历史”异常丰富,而且本身就是澳大利亚的极端右翼,是典型的“白澳政策”拥护者。

日前,他更狂妄地提出,要求对中国新冠病毒的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一个保守派智库还在27日发布一份报告,把矛头若隐若现地对准了中国在南极的数个科考站。

澳大利亚媒体和一些学者借机渲染中国在南极的军事色彩,以及“中国在南极的战略雄心超过了澳大利亚容忍的限度”。声称,澳大利亚必须在南极行使自己的“主权主张”。

面对澳大利亚一些人的挑衅,中国有自己的“反制牌”。而且,这些“反制牌”足以打疼一些澳大利亚右翼。

01

在疫情中,达顿受到

那还是在从美国开完“五眼联盟”的碰头会,返回澳大利亚后确诊的。舆论普遍担心,曾和伊万卡亲密合影的达顿,有没有把病毒传染给伊万卡?

痊愈后的达顿最近半个月很抢镜,配合美国接连发出对华挑衅性言论。

4月16日,在他确诊以来接受电视专访的时候就提到,“对于一些容易受中国政府影响的人,澳洲当局将会有进一步的因应措施”。

17日,达顿又拿所谓“透明度”做文章。他说,中国应该回答有关新冠病毒的

26日,他更进一步,要求对中国新冠病毒的

这就奇怪了。作为内政部长的达顿最应该忙于国内抗疫,为什么突然想起“问责中国”来了?

说白了,也简单。

据说是他从华盛顿得到“消息”说,美国有人掌握了有关新冠病毒起源的文件。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掌握了,为嘛不公布,反而私底下搞小动作。

更令人不解的是,达顿都说自己没看过那份文件。既然都没看过,他又为嘛跳得这么高?甚至直接说出“我们知道,这不是病毒第一次从野生动物市场向外传播的事件”?

对不起,我们不知道,在科学溯源得出病毒

根据以往经验,得到“消息”显然是噱头,领回对中国发难的“旨意”才是正题。

今年50岁的达顿是自由党里的资深人士,也是被贴上“反华”标签的政客。

达顿是特恩布尔时期的移民部长,曾逼宫特恩布尔失败。因为他被视为自由党内的强硬派,虽是移民部长,却极其“反移民”,推崇“澳洲价值观”。这样的人,不得自由党内开明派的认同。

等到莫里斯时期,达顿转而担任内政部长,公然声称,中国与澳大利亚价值观“格格不入”,激烈批评中国对澳大利亚进行网络攻击,“干涉内政”等。

这被澳大利亚媒体ABC认为是“迄今为止,澳大利亚政府部长对中国构成威胁发出的最强硬言辞”。

达顿是澳大利亚极端右翼,典型的“白澳政策”拥护者。他的这一立场不仅针对中国,也针对所有有色人种。

除了“反华”,他这类右翼政客还有一个特点是,华盛顿在他们心中的分量甚至重于堪培拉。如果华盛顿对中国撇了一下嘴,他们马上就可能会对中国龇牙。

而且,这三年多年来的偏激舆论已经毒化了澳大利亚的对华氛围。对澳大利亚政客来说,迎合这种扭曲的氛围,可以兑现成政治资本。

这样一类人,说出什么离谱的反华言论,都不足为怪。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澳关系就是达顿这类人搞坏的。

02

澳大利亚保守派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于4月27日出台了一份报告,将目光瞄准了在南极的中国科学考察站。

该报告渲染“澳大利亚地方政府一直为中国的南极科考提供支援和服务,中国在南极的地缘政治雄心变得越来越让澳大利亚担心”。

《澳大利亚人报》27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更是煽风点火说“这份新报告显示,澳中在南极的40年关系在不信任程度上达到了新高点,北京方面通过阻挠关键的环境评价,破坏了达成共识的南极条约体系。”

而这份报告声称,2013年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政府与中国国家海洋局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为中国南极科考提供支持服务。根据该协议,中国船只被允许进入当地的霍巴特港,并获得技术和设备检查等方面的服务。

2014年,澳大利亚政府还与中国签署了南极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向南极派出的破冰船会定期访问霍巴特。比如,“雪龙”号和“雪龙-2”号破冰船于2019年11月停靠霍巴特港,“雪龙-2”号于今年3月返回中国。

关于这次科考行动,新华网也有报道参加中国第36次南极科考的“雪龙2”号是参与南极考察。“雪龙2”号10月15日从深圳起航,11月4日停靠霍巴特港,靠港期间进行了燃油、淡水、食品和备件补给,并迎来33名考察队员上船。另一方面,“雪龙”号极地科考破冰船10月22日从上海出发,11月7日停靠霍巴特港,与“雪龙2”号“会师”。

澳大利亚方面的这份报告称,他们担心霍巴特港有可能未来成为中国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停靠的主要港口,这艘破冰船目前正在建造中。澳大利亚还用飞机将中国的探险者从霍巴特运送到南极洲和南极洲内部。澳大利亚提供的这些在南极的后勤和科学支持,中国会给予经济报酬。

在澳大利亚媒体看来,这份报告最核心的地方在于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中国在南极的长期战略雄心与澳大利亚的想法不一致,澳大利亚是否也应该考虑如何调整这种关系,以及澳大利亚的承诺,以确保北京支持澳大利亚的南极利益?

在澳大利亚一些人看来,南极洲对澳大利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南极大陆42%领土主权的主张国,我们在该地区有着至关重要的国家利益,并与活跃在那里的其他国家,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对于澳大利亚主张“对南极大陆42%的领土拥有主权”,中国和美国都没有公开承认。,为了显示自己是南极大陆最大的“地主”,澳大利亚一直想方设法彰显自己的“主权形象”。

比如,今年1月澳大利亚就宣称,将突击检查其宣称南极领土上的外国设施。当时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目采访时,澳大利亚南极局(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局长基金·埃里斯(Kim Ellis)不愿意透露,“中国的科考设施是否在突击检查的清单上”。

埃里斯说,在访问前是不会事先公布这个清单。检查完成之后,“会向公众公布我们已经去过哪些设施。之后,我们将把一份报告呈交在赫尔辛基举行的2020年南极条约协商会议。”

关于检查的内容,埃里斯说主要涵盖各国的运作是否合适,各国是否在南极进行高质量的科考工作,这些运作是否和平进行的,有没有在搞军事化行动,他们是否有效地管理环境,尽量减少污染范围。

嗯,核心词其实出来了,就是“看看对方是否在南极搞军事化行动”。

的确,当前的《南极条约》(Antarctic Treaty System)禁止军事活动或矿物勘探,并同意暂时搁置主权争议,允许各国在南极开展和平科考活动。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等国家,可以在澳大利亚所宣称的南极领土上建设科考设施的原因。

目前南极有近80座各自独立的设施,还有更多的正在建造中。中国南极科考站包括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岛在建的第五个科考站中国南极罗斯海新站。

最早科考站长城站于1985年2月20日建设完工。昆仑站建立于2009年,是南极大陆上最偏远的考察站之一。5年后,泰山站建立。澳大利亚方面现在最

澳大利亚这次为什么提出南极科考站的问题?有专家告诉刀哥,原因主要是两个。

第一,澳大利亚一些人渲染“中国要抢占南极”。

比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的国际法专家唐·罗斯威尔之前曾警告说,澳大利亚在南极的领土声明,因无所作为而面临风险。“如果我们不去有效地寻求落实声明并对这一声明行使我们的主权,那么其他人就会认为澳大利亚的立场存在某种程度的弱点”。

所以,澳大利亚从2016年就曾想前往中国的泰山站和昆仑站“检查”,因为这两个科考站建在南极内陆深处,而且是高海拔地区,前往那里并不容易,而且租交通工具还需要一定的经济费用。后来,澳大利亚人就作罢。

澳大利亚方面称泰山站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第二,澳大利亚一些臆想中国“会把南极作为军事用途”。

稍早在接受ABC采访时,坎特伯雷大学的安-玛丽·布莱迪教授曾对中国在南极洲的活动表示了特别

“我特别谈到中国推出的全球导航卫星(GNS)系统,该系统被称为‘北斗’,为什么这一切都很重要,这是因为中国、俄罗斯和美国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战争时期,它们变得至关重要,因为它们被用于导弹定时和定位,”布莱迪教授说。

所以,刀哥觉得,澳大利亚人的想象力确实很丰富。

03

自打疫情发生以来,澳大利亚一些人就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对中国大小动作不断。

例如,美国政府1月31日启动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宣布从2月2日下午5点开始,禁止14天内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入境。

紧接着,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2月1日也颁布了同样的对华旅行禁令,而且还是即日生效。

这可坑惨了中国留学生。据澳大利亚SBS新闻网报道,当天就有大约70名中国留学生被困在悉尼机场。他们遭到了长达数小时的盘问,期间行李背没收,还不被允许吃饭。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墨尔本、布里斯班等澳大利亚大城市机场。

不仅如此,澳大利亚某些政客和媒体还师承美国的“甩锅”技艺,要求中国为疫情暴发负责,“狮子大开口”地向中国索取巨额赔偿。

默多克旗下的小报《每日电讯报》宣称,这场危机让澳大利亚平均每人都要花费5000澳元(约2万人民币),按照澳大利亚现有人口2544万计算,中国共“欠”澳大利亚人5088亿元人民币。

澳大利亚议员克里斯滕森更是过分,直接提出要“明抢”。3月31日,他在向澳大利亚议会提交的议案中建议,收回达尔文港和中国公司租用的农地,作为赔偿。

要知道,山东岚桥集团当初可是花了5.06亿澳元才签下了达尔文港的长期租赁协议。

,个别澳媒对中国的抹黑、造谣也是一个接一个。

比方说,4月22日,上面提到的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在新闻插图中恶意篡改了中国国徽,在国徽的外环加上了新冠病毒。

实际上,澳大利亚存在“反华”的声音,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最近三年,为了讨好美国,其官方对华态度也越来强硬。

一位澳大利亚专家告诉刀哥,这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第一,从经济角度看,美国如今是澳大利亚的最大海外投资国。澳大利亚的矿山、新闻媒体等很多大型资本幕后都有美国的身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澳大利亚最大媒体集团的老板默多克就是美国籍,而且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系很好;

第二,从政治角度说,澳大利亚很多政客都与美国有着紧密的联系。谁都知道,澳大利亚“首都在堪培拉,决策机构在华盛顿”。

第三,从军事角度说,有美澳同盟。如果说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了霸权的话,那么澳大利亚在美国的庇护下拥有了次霸权。,澳大利亚必然唯美国马首是瞻。

第四,从意识形态上讲,随着中国国力上升,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把中国崛起看作是制度竞争而不是单纯的经济竞争。他们的政府都觉得,中国要是发展得好,就会动摇西式民主制度在全球的统治地位。

不过,这位专家也表示,澳大利亚民间的反华情绪并不像官方那么严重。

他说,疫情发生以来,虽然出现了一些歧视现象,整体上并没有发生针对中国人或者亚裔面孔的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澳大利亚很多年轻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在疫情中的表现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从自媒体中可以明显地反映出来。而那些反华态度强烈、被利益集团把持的平面媒体,如今已经越来越不受该国年轻人的青睐。

但不容忽视的是,澳大利亚那些反华声音也的确让不少中国公众深感愤怒。

中国驻澳大使成竞业在接受《澳大利亚金融评论》专访时表示,如果澳大利亚政府坚持对新冠病毒展开独立调查,将引发中国消费者的抵制。

“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如果情绪越来越差,人们会想‘为什么我们要去一个对中国不那么友好的国家?游客们可能会改变主意。”

“学生的家长也会想,这个地方(澳大利亚)是不是不太友好,甚至是敌对的?这儿是否是孩子的最佳求学地点?。

“也许普通人也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喝澳大利亚的葡萄酒?吃澳大利亚的牛肉?”

所以,澳大利亚那些反华政客和媒体在做出这些令人难以接受的举动,应该先想想可能引发的后果。

中国一直强调“与人为善”,但正因为中澳经济关系紧密,如果那些人恶意搞坏中澳关系,中国的“反制牌”自然就会形成。

图片均来自网络


三南极探险小报

选择你需要的作为手抄报内容吧。
南极洲,又称“第七大陆”,围绕南极的大陆。位于地球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所包围,边缘有别林斯高晋海、罗斯海、阿蒙森海和威德尔海等。包括大陆、陆缘冰和岛屿,总面积1405.1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9.4%。全境为平均海拔2350米的大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
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
整个大陆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动植物能够生存。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1983年)。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1]
在南极圈内暖季有连续的极昼,寒季则有连续的极夜,并有绚丽的弧形极光出现。动物有企鹅、海象、海狮、信天翁等。附近海洋产南极鳕鱼、大口鱼等,磷虾产量全球最大。已发现矿物有煤、石油、天然气、金、银、镍、钼、锰、铁、铜、铀等,主要分布在南极半岛及沿海岛屿地区。[2]
全洲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南极大陆是人类到达的大陆。1911年12月挪威阿蒙森探险队到达南极极点。
1959年12月,12个国家签订《南极条约》并于1961年生效。迄今各国在南极洲已建有60多个观测站和100多个考察基地。中国南极考察队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3]
地形横贯南极的山脉将南极大陆分为两部分。东南极洲,面积较大,为一古老的地盾和准平原,横贯南极山脉绵延于地盾的边缘;西南极洲面积较小,为一褶皱带,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西两部分之间有一沉陷地带,从罗
斯海一直延伸到威德尔海。南极洲大陆平均海拔近几千米,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最高点玛丽·伯德地的文森山海拔5140米。大陆几乎全部被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有1880米,最厚达4000米以上。大陆周围的海洋上有许多高大的冰障和冰山。全洲仅2%的土地无长年冰雪覆盖,被称为南极冰原的“绿洲”,是动植物主要生息之地。“绿洲”上有高峰、悬崖、湖泊和火山。南极大陆共有两座活火山,那就是欺骗岛上的欺骗岛火山和罗斯岛上的埃里伯斯火山(又译埃拉波斯火山)。欺骗岛火山在1969年2月曾经喷发过,使设在那里的科学考察站顷刻间化为灰烬,直到现在,人们仍然对此心有余悸。
[4]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
南极洲的风也是独具个性的。冷空气从大陆高原上沿着大陆冰盖的斜坡急剧下滑,形成近地表的高速风。风向不变的下降风将冰面吹蚀成波状起伏的沟槽,全洲平均风速17.8米/秒,沿岸地面风速常达45米/秒,最大风速可达75米/秒以上,是世界上风力最强和最多风的地区。绝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50毫米,仅大陆边缘地区可达500毫米左右。全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大陆内部年降水量仅30毫米左右,极点附近几乎无降水,空气非常干燥,有“白色荒漠”之称。
南极洲的风力,因地而异。一般而言,海岸附近的风势最强,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东南极洲的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带的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50米/秒。据澳大利亚莫森站20年的统计资料,每年八级以上大风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82米/秒。法国的迪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其风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几乎所有降水都是雪和冰雹。极地气旋从大陆以北顺时针旋转,以长弧形进入大陆,除西南极的低海拔地区以外,这些气流很难进入大陆内部。,在气旋经过的南极半岛末端(包括乔治王岛),年降水则特别丰富,可达900毫米。
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寒季气温很少高于-40℃,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是世界上最低的气温记录,于1983年7月21日在前苏联的东方站被测定[1]。
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11~3月是暖季。在极点附近寒季为极夜,这时在南极圈附近常出现光彩夺目的极光;暖季则相反,为极昼,太阳总是倾斜照射。南磁极与难达之极南磁极即地磁的南极,1985年南磁极的位置约为东经139°24′,南纬65°36′。“难达之极”是约以南纬82°和东经55°~60°为中心的高地,由于地势高峻,成为大陆冰川外流的一大分冰线,是难于接近或到达的地区。
南极洲奇观“乳白天空”是极地的一种天气现象,也是南极洲的自然奇观之一。它是由极地的低温与冷空气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当阳光照射到冰层上时,会立即反射到低空的云层,而低空云层中无数细小的雪粒又可将光线散射开来,再反射到地面的冰层上。如此来回反射,有时会产生一种乳白色光线,形成白蒙蒙雾漫漫的乳白天空。这时,人视野中的一切景物都仿佛融入浓稠的乳白色牛奶里,完全无法分辨,人会产生错觉,无法分清近景和远景。这种现象严重时还能使人产生晕眩,甚至失去知觉而丧命。
乳白天空是极地探险家、科学家和极地飞行器的主要威胁之一。乳白天空造成的科考意外事故在南极地区探险史和考察史上极为常见。1958年,在埃尔斯沃恩基地,一名直升飞机驾驶员就因遇到这种可怕的坏天气,顿时失去控制而坠机身亡。1971年,一名LC-130大力神飞机的驾驶员,在距离特雷阿德利埃200公里的地方,遇到了乳白天空,突然与基地失去联系,一直下落不明。
乳白天空虽然对人类在南极的活动构成危险,但只要事先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安全防范措施,也是可以避免的。一旦遇到它随即绕道躲开;正在野外活动的人和车辆则应呆在原地不动,注意保暖,耐心等待乳白天空的消失,或等待救援人员前来营救。
你好我用手机不方便,你可以自己百度有很多

Copyright © 2016-2025 www.188915.com 奇秘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